莱布尼茨思想的当代活力
本报讯 7月15—18日,“2011国际莱布尼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60余名学者围绕“莱布尼茨与当代”的主题,从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生态哲学与中西文化比较等视角透视莱布尼茨思想的当代活力,分析了莱布尼茨普遍科学与文化命题的统一性。
德国波茨坦莱布尼茨政治文集编辑部前主任鲁道夫,通过对莱布尼茨新科学文本与培根《新工具》的对比,阐释科学与宗教的深层次关系和内涵。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教授李文潮认为,现时代知识专家系统陷入了片面性深刻的理性鸿沟,而莱布尼茨在分门别类中发现各种思想统一性的特质具有很大的现实启发意义。法国学者白莱蒂尔分析了莱布尼茨普遍科学与文化命题的统一性,意大利学者白苏认为莱布尼茨知识与政治学说体现为寻求理性沟通的共和国理想。国内学者也在对莱布尼茨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和自然哲学的文本分析中进一步彰显了其思想的新鲜内涵。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德国汉诺威大学莱布尼茨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协办。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贺 李少兵)
学者聚焦昆仑神话的后世文化影响
本报讯(记者张春海 曾江)7月18日,为期四天的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开幕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
昆仑神话是昆仑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两大古典神话系统之一(另一个系统为蓬莱神话),西王母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和女主神,其形象经多次演变,对于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赵宗福依据文献梳理和各种民俗事象推定,“王母”一词的本义是祖母,起源于始祖母信仰。西王母作为昆仑神话中的最高女神,其始祖母的神格就是创世神话的特质。昆仑神话的研究方法是讨论热点之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施传刚认为,昆仑神话中有关创世的传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人类起源的集体记忆。今天,研究者可以弘扬非图腾论,以“演化观”的新概念来部分代替图腾说。
会上,来自匈牙利、日本、爱沙尼亚等国的学者分别介绍了本国创世神话的源流和特色。学者们认为,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采用比较和跨文化的方法对神话进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提出,神话不仅是某一时代人们世界观的反映,更是价值观的反映;神话本身的演变也是世界观、价值观本身演变的结果和表现。来自各个国家和不同文化的学者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澄清、发现包括昆仑神话在内的神话的真相。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认为,通过昆仑神话与世界各地创世神话之间的学术对话,对东西方创世神话的系统性研讨与文化诠释,必将推进神话学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本次论坛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民俗学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和湟源县人民政府主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普京与专家讨论国家发展
7月11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俄罗斯科学院会见了该院负责人及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代表,就《2020年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案进行研讨。方案将由专家们在年底修订完毕。
“在当今形势下预测自己的未来,可能会有疑惑,但在最多20年后就可以看到我们今天预测的结果。”普京说。他指出,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最新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有来自各方人士的建议,其中俄罗斯科学院的贡献最为显著。
俄罗斯联邦财政部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安德烈·科列巴齐及俄罗斯科学院院长尤里·奥西波夫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见。(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毛中秋)
波恩大学开办德国哲学暑期班
7月4—15日,波恩大学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国际哲学中心举办了德国哲学国际暑期班,来自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和芬兰的40位学者和学生获得了这一宝贵机会,与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德国哲学。在此期间,学员可利用该校专题图书馆阅读丰富的研究资料。
此次暑期班的主题是黑格尔的哲学著作《逻辑学》,此前没有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也被纳入议题。暑期班主要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白天分析黑格尔的著作,晚上由著名学者就黑格尔学派进行专题讲座。(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潇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增援东非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执行主任安东尼·莱克7月14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将集合联合国各机构及合作伙伴的力量,在东非增加人道主义援助,以应对这一地区的严重干旱。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该地区约有10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救援,其中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50万名儿童正遭受着致命的营养不良,超过200万的5岁以下儿童严重营养不良,索马里数百万人处在极贫困的边缘,遭受着干旱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慧子)
《“9·11”的长期阴影》将发行
兰德公司新书《“9·11”的长期阴影》将于7月26日发行。兰德的作者们通过一系列文章,从深远的角度解读了民众与“9·11”遗产的对话,评估了“9·11”后美国决策中隐含的军事、政治、财政、社会、文化、心理甚至道德方面的意义。
该书从多个层面解释了“9·11”恐怖袭击之后的10年间美国的应对之策,总结了美国应对“9·11”恐怖袭击及现在的恐怖主义威胁中的成就与不足,提出要关注恐怖袭击对美国公共卫生系统造成的影响,重视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对美国价值观、法律和社会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军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