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数字出版驶向快车道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22 15:4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数字出版产业的诞生改变了传统出版产业的概念和商业模式,转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环境,为出版事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发布了《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数字出版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描绘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数字出版冲击传统出版?

  《报告》显示,2010年数字出版的总收入为1051.79亿元,约是2006年总收入的5倍。由此可见,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体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

  对此,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方向)及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吴信训工作室首席专家吴信训表示,数字的增长说明传统出版业正快速向数字出版业转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快速、便捷的数字阅读将越来越普及。

  有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达到32.8%。与之对应的是,据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2010年我国新闻纸生产量为430万吨,低于2007年的水平。但是,传统出版是否已经受到数字出版的冲击?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传统出版业卖一本书挣一本书的钱,但数字产品有付费限制,而且盗版也很严重”,传统出版业并没有受到数字出版业过大的冲击。

  版权问题阻碍数字出版发展

  2010年,百度文库侵权事件促使更多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向网络版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说,我国数字出版内容的版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著作权法》和《互联网著作传播条例》都是保护数字版权的条例。但是,在互联网中,数据库的著作权人非常多,如果需要征得每个著作权人的授权,难度非常大。

  匡文波也认为,我国关于版权保护的法律惩罚力度太低,对盗版者没有什么制约力。应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在科学的基础上完善立法。

  除版权问题,我国的数字出版还存在着优质内容缺乏、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独创性、数字出版标准滞后等诸多问题。“标准化问题不解决,会对标准产业发展造成阻碍。”对于数字出版的标准问题,魏玉山表示,我国的数字出版标准才刚刚启动,还没有成体系,也还没有形成国家或者行业的标准。即使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较快的美国,其数字出版标准也不是国家制定的,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移动互联网前景可观

  如今,使用移动便携设备看新闻、读小说的人越来越多,移动网络以时效性、便携性和多功能性,让越来越的人患上“网络依赖症”。相应地,移动网络的出版规模也呈持续上升状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月公布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占全部网民的比例大大提高。

  “未来数字出版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该是以手机等随身移动终端为主的移动出版。”面对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发展潜力,吴信训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手机已成为人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其规模和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扩大规模、深度开发对于数字化产业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

  魏玉山也表示,到“十二五”末期,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会占到新闻出版业产值的25%。此外,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规划有很多都与数字出版产业有关,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未来数字出版产业一定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冯宇 实习记者 李慧子)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