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继《世界新闻报》窃听失踪女孩米莉·道勒电话、干扰警方调查的丑闻曝光之后,7月11日,英国媒体爆出默多克旗下更多报纸涉嫌窃听和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连老牌严肃媒体《星期日泰晤士报》也难逃干系。新闻道德失范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龙耘进行了解读。
专家解读
陈力丹:在我国,类似于窃听的行为被赋予了一个名称——暗访。媒体原则上不应该采用暗访的方式,这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和规范,我国法律也不保护这种行为。相对于《世界新闻报》,中国的偷拍偷录多数针对比较明显的坏人坏事,因此很多人视其为“舆论监督”。我国不少媒体人认为,主观目的正当,采取什么途径获得信息无关紧要,以小恶对大恶,通常不被认为存在问题。但这恰恰是非法治的民间观念,不是现代法治意识的表现。有时候新闻越真实越侵权,因为可能会侵犯到当事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事项。如果遇到特殊情形,例如涉及重大的人民生命安全时,可以采用暗访,但媒体内部要有严格的批准程序,以便事后经受社会的质询。通过《世界新闻报》事件,我们应该认识到,新闻职业道德和规范的问题不是小事,而是涉及传媒能否长远发展的大事。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偷拍偷录本身,而是很多传媒人对此是非颠倒的认识——目的正当就可以不择手段、以小恶对大恶的民间非法治意识,仍然控制了我国相当多传媒人的思想。不改变这种认识,类似《世界新闻报》的行为还会再现。
龙耘:《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已经突破了道德底线,属于法律问题。其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是新技术发展引起的激烈竞争。社交媒体等新媒介手段的出现使纸媒受到很大冲击:报纸消费降低,人们更多地利用微博、手机等途径获取信息。目前,这种趋势还在扩大。白热化的竞争促使一些媒体使用极端方法获取独家新闻,以至于突破伦理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
英国此次事件的影响非常大,为整个媒体发展敲响了警钟。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媒体面临的道德伦理困境更复杂。作为新闻源,报道对象本身拥有自己的权利,窃听事件侵害了新闻源主体的权利。新闻道德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笼统概括。
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怎样能够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媒体竞争?竞争的原则与底线在哪里?媒体道德选择需要把握基本的原则,即新闻是否有利于公众利益。满足公众的猎奇需求本没有错,但不能超越保障公众利益与公共价值的底线。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实习记者 张军妮/采访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