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和认同外部所要求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并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这一转化过程实质就是道德内化的过程。影响道德内化的因素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需要、情感体验、教育者影响力、心理环境是影响道德内化的四个重要因素。
道德需要:道德内化的潜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道德内化同样源于个体的道德需要,具体来说,获取道德知识、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的愿望和要求就是教育对象的道德需要。教育对象的道德需要越强烈,参与内化活动的自觉性就越高,内化效果也会越好。
一方面,道德需要是道德主体自觉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外力强加的需要。受教育者之所以愿意将外在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信念并付诸行动,是因为它对道德主体具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意义或效用。传统道德教育习惯于将道德视作外在的规范体系,强调道德的约束性和强制性,部分受教育者甚至错误地认为讲道德就意味着“吃亏”,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并最终影响了道德的内化。
另一方面,道德需要是通过道德主体对他人或社会的给予和奉献来实现满足,而不是通过从外部去获得、使用某种产品来满足自己。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一经产生,便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为其道德内化提供内在动力。教育者要善于将教育对象潜在的道德需要激发和引导出来,转变为现实的道德需要,从而激励教育对象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情感体验:道德内化的关键环节
道德心理学认为人的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组成,五个心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和精神力量的核心与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一方面,情感体验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拥有道德知识并不意味着拥有道德修养。受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下,经过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和环境熏陶,道德知识渗入教育对象性格结构之中,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不经意的言行之中时,才转化为道德修养。实现这一转化离不开教育对象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情感体验有助于教育对象领悟道德规范的意义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道德主体只有首先从内心体验到道德之于自身的价值,然后才谈得上开展自觉的道德学习活动。外在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在信念,转化为教育对象的道德修养,离不开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与自身利益关系的深切情感体验。教育者要立足于教育对象的经验基础,创造条件激发教育对象参与情感体验的积极性,提高其自觉开展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育者影响力:道德内化的积极触媒
为什么相同的教育对象,同样的教育内容,由不同的教育者去开展道德教育,会产生不同的内化效果?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教育者的影响力大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法定的权力,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敬畏与服从,它对影响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往往是有限的。非权力影响力主要是由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带来的,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敬佩、信赖和亲密感,它对影响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显得更加有力。
教育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主要是由品格、能力、知识、情感等四个因素构成。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教育对象会发自内心信服,产生敬重感。教育者良好的道德情操会成为一种无形、巨大的道德力量,吸引教育对象去模仿和认同。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吸引力就大,影响力就高。只要教育者具备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作风民主等品质,教育对象就容易与其建立起浓厚的情谊,自然而然地愿意接受其影响。总之,促进教育对象实现道德内化,教育者不仅要凭借组织赋予的权力、地位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更要依靠内在的品质去影响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真正从内心对教育者产生佩服和尊重,达成“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育效果。
心理环境:道德内化的能动氛围
环境是影响教育对象实现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们更为注重物质环境建设,忽视了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受教育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形成具有一定情感并影响主体行为的观念环境。心理环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像一个磁场,左右人们的心理,引导人们的行为。某种心理环境一经形成,便会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心理环境为道德内化提供价值导向。心理环境常常表现为一种集体意识,即团体成员对团体以及自己与团体关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肯定受到集体意识的影响和制约,促使其自觉遵守和维护集体共同的价值标准。教育者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增强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工作的认同感,促进教育对象生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精神力量,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心理环境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着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对象实现道德内化的心理环境。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益荣 翟松峰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