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人民·人心·人才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18 16:2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无论是总结经验,还是反思问题、瞻望前景,都饱含着党的深度关切:人民、人心、人才。

  成败在人民。“人民”,在讲话中前后共用了136次,还有24处用的是“群众”,加起来160次。由此反映出人民在党的价值体系和事业追求中的至上地位。90年的探索路上,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正因为90年完成了三件大事,历史和人民才选择了共产党。胡锦涛指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人民选择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首先选择了人民。近代以来,各种党派和政治力量走马灯似的竞相登台,都没有被中国人民选择,因为它们没有真正选择人民。只有共产党选择了人民,并以自己的全部实践兑现了政治承诺。

  一是依靠人民。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一个超出常人直觉、直观的破天荒的理性判断。它既是一个事实判断,也是一个价值判断。作为事实判断,它揭示出人民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就像毛泽东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作为价值判断,历史唯物主义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法则,反对社会中的强人、狂人、疯人涂炭苍生,主张社会的主体和主人应当是绝大多数人民。作出这一判断并不容易。一般人习惯于表面直观,看到领袖人物决定历史、调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有了权力以后,时时处处感到的是自己对人的支配,只有超越历史经验层面进入理性思考,才能看到,任何历史人物,如果不顾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不得到群众的拥护,纵然他们有三头六臂,也完不成历史大业。毛泽东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人民!共产党人是一直这样说的,更是一直这样做的。

  二是为了人民。1960年,英国元帅蒙格马利访问中国后深有感慨地说:“毛泽东的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其实他并没有深得其中奥妙。孙中山临终前也说,他积40年之经验,深知革命的成功在于“唤起民众”。为什么共产党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而国民党却做不到?因为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是有足够的判断力的,他们也不会无谓地作出牺牲,只有为了人民的政党,才能靠得上、靠得住、靠得紧人民。

  三是尊重人民。讲话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尊重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不但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更要尊重人民的历史首创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实践是党的智慧的源泉。30多年的改革开放,开始于安徽小岗村,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各个领域,表明人民有智慧而且智慧无穷。所以,胡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存亡在人心。“人心”是胡总书记讲话中强调得最意味深长的用语。“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反过来说,结论也是一目了然的。这就要求全党:一是知民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二是暖民心,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解民忧,了民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聚民心,通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实现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兴衰在人才。胡总书记的讲话,通篇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和选拔优秀人才的高度关切,把人才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他指出,人才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能否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决定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第一,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才之“德”,表现在与党的关系上要求“政治坚定”;表现在与人民的关系上要求“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表现在作风上要求清正廉洁。第二,人才的客观呈现是“实绩突出”。第三,人才的评判主体是群众,评价结果是“群众公认”。第四,我们今天要特别做好的是“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新的人才观要求全党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及时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特别是要造就大批青年英才,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何畏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