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剑与箫:江南文化精神的二重演绎
作者:zhangjing   日期2011-07-18 10: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江南区域文化诞生、延续于长三角地区,在整个中国文化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中国文化中心的逐步南迁,江南区域文化蓄势而发,后来居上。近代以来,更是临海凭风,引领新潮,在实现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开放精神与创新活力带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鉴于江南文化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本报特设“江南文化论坛”栏目,以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推动江南以及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创新,热忱欢迎专家学者踊跃参与。

  梅新林

  尽管江南区域版图常常处于“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的游动之中,但其核心区域则在长江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大致以六朝为界,江南文化在从边缘走向中心以及与中原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不仅出现了由武而文、由刚而柔的历史性转型,而且完成了亦武亦文、亦刚亦柔的历史性重构。在此,我特别想引用反复出现于吴越后裔、清代诗人龚自珍诗词中的“剑—箫”二元意象组合,以期对江南文化精神进行一番新的探索和重释。

  清代道光三年(1823),龚自珍曾于《漫感》诗中吟咏道:“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作者有感于西北边疆与东南沿海的危机,深怀抑郁而悲愤的心情,唱出了自己仗剑从军、赋诗忧国而又无所作为的慷慨悲歌。可以说,“剑”与“箫”是频现于龚自珍诗词中的一对核心意象,比如其《湘月》词:“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丑奴儿令》词:“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秋心三首》诗其一:“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己亥杂诗》之九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又忏心一首》诗:“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等等。与“剑”相联的是壮烈、阳刚、豪放……与箫相联的是灵性、阴柔、婉约……“剑”喻抱负,“箫”喻诗魂;“剑”喻狂放,“箫”喻缠绵,由此构成壮怀报国之剑气与幽情赋诗之箫心的奇妙组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梅新林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