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在喀什,这句话被刷在公共汽车车身上,作为喀什旅游的宣传语。喀什,全称为“喀什噶尔”,有“玉石集中地”、“多颜色的砖砌房”等多重意义。无论哪种解释,都体现着喀什曾有的繁华和地位的重要。它是南疆重镇与丝路明珠。
诗人郭小川游喀什后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而不上这条街呢?上述的这一切似乎还不知端详。”而“这条街”,就在喀什的老城区。
老城区位于亚瓦格街道办事处辖区。经过纵贯喀什东西的大道,在路北会看到一处密密麻麻、“高挂”在山上的民居。这里就是喀什著名的老城区。这座老城曾是古疏勒国王宫的所在地,已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它依山而建,以数层的高度从山坡上垂下。在绿树丛中,满城的土黄色建筑非常鲜明,而最高处,则是一些电线杆或者电视天线。进入城中,街道像迷宫一样复杂,不熟悉的游客会迷路其中。这样的城区,令人想到传说中的城堡,而它又是确确实实地存在于喀什。据说,这里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分布着20多条街巷,约有1万多维吾尔族居民。
老城,被称为喀什的灵魂所在地,它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走在老城的街道,对维吾尔族传统建筑会有直观的了解。房子大多是土黄色的墙体,间或有砖石建筑。一些房子非常高大,一户人家的门口挂着该房有7层的说明。显然,利用空间是建造者们的一项特长,而房上叠房、房下挖房,也是家常便饭。走在街上,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一些住户大门上的漆皮斑驳,时间在此留下了痕迹。
在老城中,主人们大都热情好客。如果能识别出大门半开、欢迎访问的信息,任何人都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招待。维吾尔族妇女木依古丽把记者一行邀请进她的家里。她的家分为两层,参观者可以登上土质的屋顶眺望。她说,房子本来是自己婆家的,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好几代人,改建前的一层楼有180多年的历史。不过,这座房子已经不常住人,她和最小的女儿分别在城内有住房,两人每周来一次,收拾打扫。记者看到,客厅中间的地上摆着一张餐布,对着门则是一条长的棉布坐垫,是专为客人准备的。墙边放着两摞堆叠齐整的被子。虽然屋内外整齐干净,主人仍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因为人来得少,屋子里乱得很。
她请客人围着餐布坐下,摆出新疆的特产葡萄干等茶点。这是他们惯常的待客之道。记者学着她的做法,把馕泡在茶杯里,等它吸足茶水再放到嘴里。正当大家边喝茶边聊天的时候,邻家的黑白狸猫走进了屋子,径直走到坐垫上趴下休息。谈话中记者了解到,她还收养了两个维吾尔族和一个汉族孤儿,她们都是女孩,她用汉语称她们为“丫头”。而今,两个大女儿已经嫁人,而最小的汉族女儿也已经18岁了。她一直把这个孤儿当做自己的亲女儿,并按照维吾尔族的方式抚养成人。
老城区的街内保存着维吾尔族原始的手工文化,制作陶器、绣花帽、扇子等具有特色的物品。每一家都会很礼貌地把人领进院子,拿出自家手工制作的物品进行展示和兜售。一家陶作坊已经有六代经营的历史,主人吐尔逊卡日很自豪地指着“六代传统手工土陶古代民居”的介绍牌说,其中的第六世就是自己。记者随他进入时,另外几个工人正在作坊里忙活着。作坊分为几个屋子,分别是制胚、烧制和展示成品的地方。
老城内的民众生活安闲。清晨,那些穿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妇女会早早起来收拾屋子、打扫自家门外的街道。她们把准备好的清水泼洒在路上,以避免喀什干燥的天气令尘土飞扬。
南疆明珠古城喀什正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行进,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城人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梦想正在孕育新的希望。有理由相信,喀什的明天会更好!(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春海/文 吴文康/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