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国际资讯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6-13 15:0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者研讨东西方文明传统

  5月28—30日,“道德、精神、文化:东方和西方”跨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宜宾召开。与会国内外学者就东西方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展开跨文化、跨学科交流。学者们认为,中西文化应以了解为基础、以包容为手段、以和谐为目的,消除误解和隔阂。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军在主题演讲“儒学传统的当代困境和可能发展”中分析了中国历代出现的反孔思潮,重点阐述了西学东渐后儒学所遭遇的困境。他提出,儒学必须现代化才能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美国戴维斯·埃尔金斯学院教授凯塞·查克拉巴提的主题演讲论述了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吉塔经》对各种伦理学说的综合及其当代意义。

  此次会议由宜宾学院、美国戴维斯·埃尔金斯学院和印度哲学与宗教协会联合主办。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慧子)

  莱顿大学探讨荷兰文化中的伊斯兰文化

  5月31日至6月1日,荷兰莱顿大学举办会议,探讨几个世纪来伊斯兰文化对荷兰文化的影响。来自多个学科背景的学者讨论了伊斯兰文化在荷兰艺术和文学中的再现。

  与会专家认为,荷兰是最早翻译、分析和讨论东方文学的国家之一。在17世纪,著名东方学家雅各布·格里斯翻译了诸多伊斯兰文学著作,让公众对伊斯兰有了更深了解。荷兰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在19世纪达到高峰。这种关注集中体现在对四行诗的翻译和理解上。四行诗在荷兰的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其中体现的哲学思考,如对先决论、神圣审判、宗教教条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因诗歌表现的快乐主义和及时行乐哲学。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江雨)

  失业救济不宜超过一年

  牛津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新书《和失业斗争》认为,没有人应该享受超过一年的失业救济。失业一年后,失业者必须接受政府安排的工作。

  该书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名誉教授理查德·莱纳德、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院长史提芬·尼克尔30年来一直从事失业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为什么有些国家的失业率更高?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什么失业率会波动?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失业?这本书集结了莱纳德和尼克尔25年来的重要文章和他们最新的成果。他们强调,失业率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使工人工资符合其创造的价值。如果失业人员一直享受失业保险,而不必接受安排的工作,就会有职位空缺,造成大范围的失业。解决办法是改革福利待遇和工作政策。(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焦霖)

  新技术“定位”原始人的生存方式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在南非洞窟中发现的19位原始人的牙齿,探究了两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的生存方式。研究发现,女性原始人在成年之后,倾向于离开她们出生的地方。而男性原始人则喜欢留在家的附近。

  这项研究由英国和美国、南非、瑞士、德国的学者共同完成,研究人员用锶同位素的方法分析了原始人的牙齿珐琅质,这个技术能够定位每个个体成长的地点。锶在岩石和土壤中存在,被植物和动物吸收,也能在人类的牙齿中找到。锶同位素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特殊的地理条件,因此能够定位人的生存地点。男性原始人的牙齿比女性原始人的要大一些,研究者们从中发现了他们在迁移时的不同表现。

  牛津大学教授茱莉亚·李-索普是同位素研究专家,她说:“这样的研究说明,发现和描述化石并不是考古的终结。如果我们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化石能够告诉我们更多远古时代的故事。”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焦霖)

  德政界学术丑闻促议员提请论文审核

  欧洲议员、德国自由民主党党员霍尔果·哈慈马尔卡其斯近日向波恩大学哲学学部主任提出紧急申请,要求审核其博士论文是否符合波恩大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要求。

  哈慈马尔卡其斯于2000年提交了题为“信息全球化:以电子商务为例论全球国家政策合作模式”的博士论文,据其称,最近掀起的对德国政界人士博士论文的质疑与讨论促使他做出了这一举动。

  哲学学部主任根特·舒勒茨教授解释,他一拿到保存在档案中的所需材料,就会立即召开学部博士教育委员会会议,该委员会负责审查对博士论文的争议。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潇潇)

  奥斯陆大学创意文化节将开幕

  6月18日起,挪威奥斯陆大学创意文化节将拉开帷幕,这是奥斯陆大学200年校庆的系列活动之一。这次校庆活动从2008年就开始筹备,该校师生、奥斯陆居民及全体挪威公民都可参与到校庆系列活动中。奥斯陆大学所有院系都有独立的活动计划,校庆筹委会还和奥斯陆的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构开展合作。

  奥斯陆大学是挪威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从两个世纪前就开始进行独立研究和教学。它代表了挪威最高的学术水平,此次校庆对挪威来讲意义非凡。该校学者将借此探讨整个知识界未来的发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江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分所成立

  近日,西伯利亚法律、经济、管理研究所揭牌成立,这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伊尔库茨克州开设的分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率团出席了成立仪式。

  揭牌仪式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安尼克耶夫回顾并展望了中俄两国各省间关系的发展,认为伊尔库茨克州与中国各省间的经济合作水平正日益提高,在伊尔库茨克州成立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分所,将为发展中俄两国人文领域的相互合作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代表团访问期间还参与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西伯利亚的变化”研讨会。中俄双方就西伯利亚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为西伯利亚的发展建言献策。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毛中秋)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