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会议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6-13 14: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出土文献重述先秦至魏晋法律史

  本报讯(记者刘鹏)6月4—5日,来自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30余位法律史专家齐聚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在开幕致辞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杨一凡提出了依据出土文献重构先秦、秦汉直至魏晋法律史的倡议。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对出土甲骨文、清华战国竹简、岳麓秦简、张家山汉简、包山楚简中的法律史问题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研究和讨论。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徐世虹梳理了出土法律文献对秦汉令研究的推进,指出辨析汉令的存在形态、论及帝国的法律控制,应是今后研究的问题之一。日本国立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陶安认为,对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概念和文书格式的研究,仍有很多需要商榷之处,他对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三枚简的编排位置提出了新方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王沛在考证清华简《皇门》后发现,西周金文中作为名词使用的“刑”,除了人名、地名外,其余均为准则、规范、法度之含义,“刑罚”的用例一次都没有出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他还对西周刑书的内容进行了推测。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张伯元在闭幕致辞中指出,当今中国法律史、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关注点,必须从传统法律文献的单一研究向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向转移。此次研讨会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举办。该所是国内仅有的两家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蜀学研究亟待加强

  本报讯 6月2日,川渝专家齐聚成都,参加由四川大学与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巴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论坛。

  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呼吁,蜀学研究需要大大加强。他说,近年来,四川省、重庆市在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时,甚为重视蜀学研究平台建设,一些蜀学研究课题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社科基金立项。但整体而言,蜀学研究还不充分。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总结了巴蜀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古巴蜀文明从始源到初步发展阶段;二是秦汉至唐宋时期,巴蜀以“水利蓄殖其国”为特征的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三是明清时期市民社会的文化因素增添了活力;四是近现代以来,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的巴蜀地域文化,受到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在阵痛中迈着蹒跚的步伐进入近代化历程。

  专家指出,史前巴蜀文化是氐羌族群的西北文化、濮越族群的东南文化、北方华夏文化与东方东夷文化杂交形成的文化综合体。巴蜀文化区所处四川盆地的特殊人文地理条件,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都起到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等“水库效应”。

  论坛由《巴蜀全书》首席专家舒大刚主持,《巴蜀全书》网启动仪式同期举行。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都文)

  跨学科对话推动社会伦理体系建构

  本报讯(记者王海锋)6月3—6日,由中国宗教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承办的宗教与中国社会伦理体系的建构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与会学者认为,要从学术层面推动中国社会伦理体系的建构,就必须积极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加强与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流,积极借鉴各个学科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和解决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真正实现对现实的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提出,倡导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十分必要。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人们在经济上“脱贫”、文化上“脱愚”和精神上“脱敏”的过程。如果宗教不能达到真正的“脱敏”,中国社会的和谐建构则很难完成。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认为,伦理学理应在与宗教的对话中,整合各种理论资源,为中国社会伦理体系的建构作出新的贡献。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晓朝主张建构中国的伦理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促进社会和谐。

  研讨会期间,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增长方式对新兴大国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湖南商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新兴大国的增长与转型学术论坛在长沙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兴大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方式转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货币政策与外贸战略等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新兴大国经济增长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选择适宜的增长方式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对新兴大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欧阳峣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制度作为经济增长因素的特点在于其作用的扩散性和渗透性。后发大国具有“大国”和“转型”的特征,“大国”的特征决定了制度创新启动较慢和作用持续,“转型”的特征决定了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指出,中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新兴大国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采取正确的国际战略以及贸易和汇率制度对促进本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概念,成为未来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拓展空间和对外开放战略的新的支撑点;中国需要准确表达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题设计思想,而贸易自由化应成为我国在国际社会面前最主要的话语表达和核心价值观念,是我国提出全球经济治理设计意图的理论基础。(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罗会华)

  治理周边安全 营造发展环境

  本报讯(记者欧冶)6月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第五届青年学者论坛,主题为“中国周边安全与治理:理论、经验与问题”。40多位国际关系学青年学者围绕“周边战略的理论新思维”、“中国崛起与周边外交”、“周边地区热点与中国应对”和“周边治理与东亚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一年以来,中国周边热点增多,美国重返东亚、泰柬爆发冲突、南海争端复杂化以及美国击毙本·拉登等事件使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变得更微妙和复杂。与会学者认为,美国是中国周边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但不应将所有问题归结为中美关系问题。在处理好大国关系的同时,中国应致力于在周边地区建构层次更加丰富的多边、双边机制,增加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加强次国家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处理好跨境民族问题,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出和谐、和睦的周边安全环境。(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