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卡恩因“性侵”案意外辞职,继任人选成为欧洲和新兴经济体争夺的焦点。新兴经济体在这场角逐中的强硬态度令人诧异。根据不成文的惯例,美国人掌握世行、欧洲人出任IMF总裁已持续了六十余年,国际社会鲜有异议。2007年卡恩争取IMF总裁时,只有俄罗斯提名了捷克前央行行长托绍夫斯基前来“搅局”,后者甚至没有获得本国政府的支持。
经济力量加速崛起令新兴经济体底气十足。本轮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版图的“东升西降”。IMF总裁职位空缺正好出现在这一力量转换的敏感时刻。继G20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主导机构之后,新兴经济体渴望更进一步突入欧美长期垄断的“传统地盘”,享有更大的话语权。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徐刚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