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建构创新体系 促进繁荣发展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大有可为——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08 11: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这次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提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思考并构建中华民族的当代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成果引导现实运动,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主要使命和责任。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解”中国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创造性地上升为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用中国的宝贵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化解”和“深化”的反复过程中,清理、改造、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因素,并对之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民族形式”。

  要讲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又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具有融理想、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这样传播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既可信,又可亲”。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在今年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纳入规划,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最为集中的高校的学术发展和教育教学意义重大。近日,作为哲学专家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趋势、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的战略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1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今年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纳入规划,全国社科界深受鼓舞。您作为一位教育界的领导、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怎样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意义?

  袁贵仁: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2004年初,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这次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提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以此为背景,教育部会在高校推出哪些新举措?

  袁贵仁: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提出围绕国家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总体思路是:坚持正确方向,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服务全过程;坚持质量第一,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文风,鼓励潜心治学、自由探索;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学术活力;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推动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和杨耕主编的《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丛书,获得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和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您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袁贵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同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的。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实践活动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三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构成了一场极其特殊、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变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变革的时代和发展的社会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必然给哲学思考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思考并构建中华民族的当代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成果引导现实运动,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主要使命和责任。无论是从研究深度还是就研究广度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都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回顾近年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可以看到,中国学者提出和探索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初步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水平的回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从理论体系意识到现实问题意识,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价值观、人的理论的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对话;从文本—文献学解读模式的确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普及化的推进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3 重温经典 联系实际 推进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未来会在哪些方面有较大发展?

  袁贵仁: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一系列可喜的现象。一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其精华往往集中体现在它的经典著作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直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原生形态”,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正是在重新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论核心是实践的观点,理论形式是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主义批判的统一,是革命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二是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实践。马克思是哲学家,更是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解释世界的哲学,更是改变世界的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仅仅从文本到文本,从哲学到哲学,重要的是从理论到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的论证方式是抽象的,哲学的问题是现实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高度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以自觉的哲学意识、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彻底的批判精神,深入现实、超越现实并引导现实运动;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深刻地、科学地分析当下中国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从对中国的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的认真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理论贡献。

  三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自觉的理论创新,建设属于我们自己时代和民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

  4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是什么?在当下,在您刚才说到的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在高校教学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

  袁贵仁: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统一,也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包括:“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解”中国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创造性地上升为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用中国的宝贵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化解”和“深化”的反复过程中,清理、改造、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因素,并对之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民族形式”。

  二是坚持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是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和启迪学生理论思维、激发学生理论兴趣、提升学生理论境界的重要职责。在高校讲坛上,要讲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又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具有融理想、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这样传播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既可信,又可亲”。

  三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要始终自觉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与现实的“对话”中同学生“对话”,从而讲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变化中的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如果忽视对自己时代新的社会现象的思考,忽视对自己时代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忽视对自己时代新的理论成果的批判继承,把自己同实践、科学、文化隔离开来,那就会“作茧自缚”,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封闭、孤立而走向枯萎。

  四是坚持哲学教学与哲学研究的统一。讲授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基本前提是研究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及时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转化到教学活动中。用“中国话”、“家常话”、“新话”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惟其如此,才能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变成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这是破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题的现实路径,也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的一个关键所在。

  5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力军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素来有“五路大军”的说法,作为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雄厚的高等学校,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成果表现在几个方面?

  袁贵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雄厚,高校是一个重要方面军,也可以说是主力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密集,学科齐全,积累丰厚。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约44万人,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85%左右。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精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育人水平和科研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参与国际对话的能力与范围大为拓展,奉献出一大批有广泛影响的优秀成果,涌现出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和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新进展,呈现了新气象,作出了新贡献。突出表现在:一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教育,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教育,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二是推进理论创新。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教书育人又潜心治学,产出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传世文献和学术精品,为探索人类文明进程、传承优秀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围绕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产出一大批精品力作。三是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自己的知识才智和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环境、制度环境、人才培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科研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它的突出贡献就是将个体、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团队、综合的力量,推动了高校科研组织形式由分散走向整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固定走向流动,促进了文科研究从传统组织形式向现代组织形式的转变。

  6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十二五”期间,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系统,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格局中,有什么战略目标?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特殊的贡献?

  袁贵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新贡献。

  一是为人才培养作出新贡献。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促进科研、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加大优秀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学转化,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更好更多更快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为提升科研能力作出新贡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雄厚和学科齐全的优势,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资源共享,开展联合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是为服务社会作出新贡献。大力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积极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重大问题的战略性研究、影响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

  四是为文化传承创新作出新贡献。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核心作用,重点实施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重大作用的学术文化工程,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样式和解读方式,大力推进国际问题研究。(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祝晓风)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