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以来,每两年一度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一年一度的国内大专辩论赛,以及各个地区、各个大学、各个院系经常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辩论赛迅速在我国的许多大专院校流行开来。许多部门、教师、学生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物力。究竟如何评价这种辩论赛形式?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搞辩论活动?辩论活动的灵魂和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中山大学夺冠后,《光明日报》曾刊登了题为《中大名嘴是如何练就的》通讯,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也撰写了《从素质教育看辩论赛》一文。文中认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辩论赛便是其中独具魅力的方式”。“大学教育以人为本,辩论赛这种寓教于乐的培养模式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人本’因素。”其实,这种辩论赛形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有关人士和专家的质疑,反对声越来越高。每年全国大专辩论赛后,总有一些专家指出:“犀利张扬却套话连篇的模仿秀时代该结束了”、“大专辩论赛的路子确实越走越窄,难以唤起观众的共鸣”。但虽有反对声,有媒体仍然我行我素,拿出相当大的精力和物力主办这种辩论会。各个大学的学生活动组织者,也特别热衷于组织这种热热闹闹的活动。去年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尽管增加了“举证质证”和“超级辩论”等具体环节,但仍有报刊载文批评这种辩论会“辩八股”、“功利心逐渐使辩论会变了味”。老百姓称这种辩论会“大学生又在胡乱吵架了”。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郝贵生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