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世纪迷茫中的思想求索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08 14:5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905年11月在《民报》第2号刊载了朱执信(蛰伸)撰写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第一次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活动。

  在马克思逝世十几年之后的1899年2月,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上海《万国公报》第121期刊载了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学》一文,其中提到了马克思。不过,李提摩太的本意绝非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只是在介绍当时流行于西方的学说时,只言片语地提到而已。所以,这篇文章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也没有在人们心中荡起些许的涟漪。

  几年之后,远赴他乡的志士仁人终于把几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清新之风从不同方向吹入古老的中国。

  日本:漂洋过海运书刊

  最早把马克思的思想学说译介给中国人的,是清末流亡日本的具有拯救中国意识的进步思想家、革命者和留学生。受当时日本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主要依据日文翻译、介绍了马恩著作的若干片段,发表在自己创办的刊物上,进而传到国内。日本是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留日学生则是传入的主要媒介。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文红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