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探访多元文化并存的吐峪沟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6-08 11:1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们这里就是吐峪沟啊!”一位在路边开修车铺的维吾尔族男青年告诉记者,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吐峪沟位于吐鲁番盆地之中,在吐鲁番市以东大约55公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点之一,许多考古新发现都和这个地名连在一起。而当记者走进吐峪沟时才发现,它的魅力远不止考古发现。

  物产丰富的肥沃山沟

  离开吐鲁番市,很快就进入平旷、荒凉的戈壁,绿意变成小小的点缀散落其间。沿沙漠公路前行,一路能看到东西绵延98公里、因《西游记》而闻名遐迩的火焰山。不过,这是否为当年玄奘所经的火焰山,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前往印度的玄奘经过了高昌,《大唐西域记》便从玄奘离开高昌故地写起,而高昌就在火焰山南麓。

  吐峪沟位于火焰山中段,北起苏贝希村、南至麻扎村。吐峪沟在维吾尔语中指“走不通的山沟”。1992年,盘山公路开通,“走不通”的历史方告结束。吐峪沟是新疆多种宗教与文化并存的代表之一,佛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这里并存、交汇,沟内还有祆教的墓地。

  进入吐峪沟,眼前呈现出与沟外完全不同的景象。吐峪沟内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非常适于发展农业,特别是葡萄种植。随处可见的葡萄干晾房,成为吐峪沟的独特风景。晾房有独立建筑的,也有建在住房顶层的,高度与普通住宅相仿,外形如同小碉堡,墙体上有很多规则分布的空洞,便于通风透气。由于尚未到葡萄丰收季节,各家晾房都闲置着。记者走进一户人家的晾房,看到房间四周堆放着一些长木棍,上面密密麻麻钉着长度超过10厘米的小铁棍。主人告诉记者,等到制作葡萄干的季节,这些木棒会被悬挂到固定在屋顶的铁钩子上,新鲜的葡萄码放在铁棍上,自然晾干。

  除了葡萄,这里也是西瓜和棉花套种的农业示范区之一。此时,正值西瓜的收获季节,大片大片的瓜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在这里,汉族和维吾尔族同胞一起劳作、一起分享。记者看到,劳作间隙,他们一起围坐在田间地头,吃着刚从田里摘来的西瓜。记者举起相机,瞄向一位正在忙碌的中年人。他一边表示自己的衣服脏,不要拍照,一边把一个西瓜捧到记者面前,说“不要钱”。攀谈中,记者了解到,他姓赵,来自河南。

  赵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土地是西瓜与棉花套种。一边种西瓜,一边修大棚温室,培育棉花秧苗。等西瓜成熟收获之后,撤去大棚,专种棉花。现在,棉花苗已有一尺多高。“等秋天就能收棉花了。这里棉花产量高,一亩地能出三四百斤。”赵先生一家都来了这里,靠租维吾尔族人土地为生。虽然一亩地租金要1000元,但套种西瓜、棉花的收益仍吸引外来者在此耕作。

  肥沃的土地和勤劳踏实的耕作让这一带的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记者看到,几乎家家都有一辆农用车和摩托车。

  光耀丝路的石窟寺考古

  谈到吐峪沟,不能不提沟内石窟寺的考古发现。正是这里的考古发现为吐鲁番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增添了独特的色彩。2006年,吐峪沟石窟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龟兹研究院、吐鲁番学研究院联合对其进行考古发掘。随后,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被评为“201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吐峪沟的千佛洞在十六国时期开始营建,在崇信佛教的高昌国时期得到较大发展,成为高昌佛教重地之一。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凌在此主持考古发掘。他说,吐峪沟石窟是新疆东部最早开凿的佛教石窟遗址群,是研究佛教石窟寺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近日,吐峪沟石窟寺考古取得的重大发现正成为附近居民的谈资。一位在工地上干活的江苏籍工人告诉记者,他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一位年轻的维吾尔族女工找来一份晚报,指着上面关于石窟寺考古发现的报道说,她只知道考古发现地就在附近,但无缘近距离参观。记者按照他们所指的方向一路找去。穿过麻扎村,通往千佛洞的栈道就在眼前。

  越走近千佛洞,山沟越窄,而各种绿色植物却越加茂盛、葱茏。因为有“源头活水”,并不湍急的清澈河水从沟的深处蜿蜒而下,正是它滋养了树木、水草。栈道上偶有破损、脱落的木板,踏着有些令人心悬的栈道,记者向石窟寺走去。因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文物管理部门决定维修,暂时封闭了千佛洞景点。此外,危岩加固等难题也是文物保护工作者正努力攻克的课题。

  远远望去,记者能看到岩壁上大大小小的多个洞窟,还有一个用席子包裹的棚子,棚子是为保护壁画而建。这里就是新近文物的出土地,它们再次证明了吐峪沟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佛教考古上的重要地位。记者攀上巉岩,近距离观察石窟寺全貌。山坡上的道路又高又陡,稍不慎就会滑落。此番景象,让人对在此从事考古发掘的工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吐峪沟石窟寺考古新发现,令学者们对吐峪沟的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新认识。吐鲁番古代宗教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再认识。陈凌认为,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吐峪沟石窟将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古代建筑、新疆地区佛教区域特点等学术课题提供更多宝贵资料。

  第一“土庄”麻扎村

  在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局,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吐峪沟中的麻扎村是一个历史面貌保存较好的维吾尔族村落,很值得前往考察。

  “麻扎”在维吾尔语中是墓地的意思。吐峪沟麻扎,全称“吐峪沟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扎”,俗称“圣墓”、“圣人坟”。麻扎村因守护七圣人的麻扎而得名。村中有一座高大的清真寺,吸引着新疆本地及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穆斯林前来朝拜。

  麻扎村有300多年历史,是新疆现存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之一。村中桑树密布,有的树龄已过百年。记者赶到时,正值中午,赤日炎炎,人们都躲在家中或树下纳凉。

  当地人就地取材,用黄黏土盖房,远远望去,土黄色的房屋与土黄色的山连成一片,在阳光下格外朴素。麻扎村被称为中国第一“土庄”,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土房土房,土坯砌房,不用木材不用砖墙,冬暖夏凉干净舒爽。”记者在村中看到,各家各户大都建了天棚,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天棚下摆放着床、小桌等,人们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度过以高温著称的吐鲁番之夏。有人认为,这里的黄黏土房是新疆土生建筑的代表之一,与其所处的半干旱环境相适应,反映出一种“黄黏土文化”。

  可能是看中了麻扎村独特的建筑风格,记者遇到了一群专程从乌鲁木齐赶来写生的学生。外地游客的涌入让当地村民的经济意识逐渐增强起来。很多人家门口都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参观费”、“照相费”。

  与新疆的大多数地方一样,在麻扎村,水特别珍贵,用水要到公用水房去打。据村民反映,之前村里也安装过自来水,但现在那些水龙头已成了摆设。看到一个小姑娘一摇三晃地提着一大塑料桶水,记者上前帮忙。这桶水有近20斤,对记者来说也是不小的分量。从公用水房到她家有百余米,如此吃力地拎水是这位小姑娘每天的“功课”。(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春海/文 吴文康/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