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在保持文化多样性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重大挑战。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文学)集中讨论了这一问题。
此次论坛以“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为题,强调对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针对口头传统资料采集、分类的数字化管理等问题,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芬兰、荷兰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提供解决途径。
现状: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濒危语言地图”显示,在全球近2500种濒临灭绝的语言中,有199种语言因使用者不足10人而“严重告急”,其中更有18种语言被列入“极度濒危”名单,已经接近消失。中国台湾的原住民语“巴则海语”也在名单之中,目前使用该语言的仅剩下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
是什么原因导致语言的濒危现象呢?专家指出,造成语言消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语言自身的因素,也包括语言外部的因素,比如该语言没有书写系统、掌握语言的人年岁已高、语言使用者生活地区偏远等。
对于目前国内外濒危语言的现状,与会学者以具体实例进行了阐述。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李锦芳在“无文字民族话语材料的调查记录与数字化处理”的主题发言中指出,严重濒危的仡佬语只有少数老年群体在使用,仡佬语一旦消失,将会对研究仡佬族的历史、文化、人生价值观、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地域研究所教授奥奈·凡·恩格尔霍芬在会上以玛库瓦语(Makuva)为例进行了分析。他介绍,图图阿拉(Tutuala)是玛库瓦语的发源地,玛库瓦语是东帝汶共和国第13区唯一一个南岛语族的语言,由于受到法塔卢库语(Fataluku)的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图图阿拉分区的玛库瓦语社群不得不决定将自己的语言文化隐藏起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目前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超过很多动物的灭绝速度。对此,有学者指出,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无论是对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还是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对策:数字化技术介入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全面、完整地保存和再现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能。此次会议上,各国学者对于口头传统的采集、分类以及数据库的建立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在大会发言中介绍,民族文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相当数量的资料是以录音、录像、图片和文本资料形式保存的。自2000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项目启动以来,从传统的物理典藏方法,到通用的数据库工具和网站工具,再到专业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资料库在典藏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一定数量的口头传统资料进行了数字化保存和管理,为今后的田野采录和保存奠定了数据管理基础。
李锦芳重点介绍了他在仡佬语的采集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ELAN软件。他指出,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材料同步注解和翻译,从而有效记录、利用活态口头传统文化。
国际上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口头传统的研究已经比较普遍,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中心信息技术经理马克·贾维斯介绍了开发“电子伴侣”软件对口头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电子伴侣”利用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其他信息弥补了文本文件的不足,令使用者能够通过软件身临其境地观看多层面的演术过程。
困难:缺乏跨学科研究人才
有专家认为,利用数据库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建立数字化档案是保存濒危语言和口头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但是,由于目前数据库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业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结构、分类标准,再加上各地各类工作人员对资源内涵的理解不同、管理理念迥异,因此要建设一个为所有用户所接受的数据库还存在困难”,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非遗数据库工作室负责人雷国洪说道。
“在国内,口头传统的跨学科研究时间不长,还缺乏比较规范的工作”,李锦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指出,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民族、人类、传播、民俗、电子技术等的跨学科研究还有待提升,跨学科人才的综合培养有待加强——目前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人才往往只具备很强的IT技术,缺乏足够的社会科学思维训练。(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