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并举保健康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6-08 15:39:00 《
中国社会科学报》
医分三支——上医、中医和下医,上医是古时的巫医或现在所谓的神医,属神学体系的范畴;中医是求中、求和、求平衡的中庸医学,属儒学或易学体系的范畴;下医就是治形体之病的疾病医学,也就是现代医学(西医学),属科学体系的范畴。
中医医生被称为“大夫”或“郎中”,较为贴切,“大夫”和“郎中”是一文官,他们如同建设和管理国家的工人;西医医生被喻为“白衣战士”,也很确切,即指抗击疾病的勇士,就像保卫和巩固国防的军人;上医(或巫医)相当于引领思想的文人和统领国家的官人,也就是领导者。工人、军人和官人都是国家所必需的人才,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中医、西医和上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因为三者的认识对象、认知角度和思维方法不同。中医的主要认知对象是“健康”,西医的主要认知对象是“疾病”,上医的主要认知对象是“心神”。所以说,西医重在通过治病来保卫生命,中医重在以保护健康和建设健康来养护生命,而上医则是通过调理心神来优化生命。即西医治病卫生、中医保健养生、上医调神优生。只有卫生、养生和优生“三生”并举,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健康保障体系。
西医治病“卫生”
西医由于得益于近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而被称为“医学科学的代表”或“现代医学霸主”。西医讲治病、讲卫生,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和保卫生命的工作。西医似乎是为治病而治病的医学,凭借“科学”,虽可“横扫”绝大多数疾病,但它只是通过消灭疾病保卫生命而已。
同时,西医还会给健康带来一些损害,甚至带来难以遏制的全球性医疗危机。西医虽可治病,但又在致病,因它在以化学药物杀灭病菌和病毒的同时,也在伤害健康和生命。西医执“科学”之一域,一味“找病治病”、“除恶务尽”,从而带来很多医疗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源自“医学科学”与疾病无休止的竞争。
中医保健“养生”
中医是中庸、中和、中立之理性医学,中医旨在一个“健”字,而非“病”字。具体来说,中医的优势不在医疗卫生,而在于保健养生。中医讲保健、讲养生,养生是积极主动地把现有生命加以培养,即把健康加以保护和提升起来。
在此,不能习惯地把中医这个概念理解成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应加以分说和明确定位。关于中医这一概念的阐释很早就有,《黄帝内经》中有“上工”、“中工”和“下工”的记载,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了“上医、中医和下医”。古之“中医”本指居中的、中和的医学。而今之“中医”称谓,始于清末民初。其时,人们将外来的文化称为西学,将自己的文化称为国学;将外来的医学称为西医,将自己的医学称为国医,后来又将国医称为中医。现在,中医和国医二词通用。
笔者认为,中医的“中”虽与中国的“中”是同一个字,也是同一意思,但“中医”不可视作一种地理(空间单元)意义上的概念,而应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所以,中医不应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也不是中国固有的医学,而是求中、求和、求平衡的医学。平衡就是健康,所以,中医是求平衡之学,是养生之学、健康之学。
中医是中和之医学,是站在中立的立场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学问。中医是以“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为理念、以“扶正祛邪”为手段、以“平衡阴阳”为目标的一种健康之学。中医的实质不是在对抗疾病,而是通过建设、帮助、促进健康来达到调和疾病、平息矛盾的目的。所以,中医是保健养生之学。
上医调神“优生”
所谓上医,是指古时的巫医或现在所说的神医。商朝时,纣王过度利用神学的力量,但自周武王伐纣起,神学的力量被渐渐削弱,巫医也开始从医学中游离出来。至春秋战国时期,巫医已基本脱离整个医学体系,而只在道家或道教里得以延续。所以,中国传统医学事实上只剩下理气血、调平衡的中医和治形体之病的下医两部分。
但是,作为医学源头的巫医或神医并非完全消失,因为人们总是易为心神或精神问题所困扰。人与动物不同,人有思维,能思考。例如,人首先会问:“人是什么?人是怎么来的,又怎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死了又是怎么回事?思考是怎么回事?”有“思考”,也就有了“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不能否认神学的存在。中国传统医学把“灵魂”也叫做“心”或“神”,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称为“心与身”或“神与形”的关系,心神与身形相随。心神是肉体的主人,有心神(或灵魂)的肉体才叫肉体,否则就不是肉体,只能叫尸体;有肉体的心神(灵魂),才叫心神(或灵魂),否则,就不叫心神(或灵魂),只能叫鬼神或鬼魂。
既然存在心神,那就不能否认神医或巫医。因为,每个人的心神或精神需要有人以某种方式关照、调和和安顿。因此,在民间,巫医或神医总是以不同形式存在,只是不能进入医学主流而已。由于没有得到重视,其发展自然也就存在很多问题。实际上,宗教也在做安顿人们精神的工作,因此,宗教人士就如同人类的上医,宗教学也可以说是宗教医学,宗教医学也就可以称为上医之学。总之,上医调神优生就是通过调理、调和人的心理和精神,优化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黄开斌)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