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2000年师从龙泉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算起,我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已有十多年。这些年来,我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和若干“规定”的研究课题外,还先后写作、出版了三部现代作家传记:《戴望舒传》、《聂绀弩传》和《郁达夫传》,并因此获得过湖北省屈原文艺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任何行业身在其中,浸润得久了,总难免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思考的迷惘。十年寒灯三部传,关于现代作家传记的传主选择、写作立场、写作文体三个问题,我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对传主同情之了解
对于传主,应该选择那些与研究主体具备内在契合性、充满同情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前期研究成果的相关作家,换句话说,传主必须是在人格、精神上具有强大的力量,而此前相关研究成果或者已有的传记写作对此尚未予以全部揭橥,仍有巨大的阐释空间,这才是一本现代作家传记写作真正能“合法性生存”的立身之本。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保昌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