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选择是人类祖先针对生存和繁衍问题进化而来的行为。从个体层面来看,对择偶行为的研究可以反映个体的基本人格特征和人格的发展过程及方向。从社会层面来看,研究人类的择偶标准及策略可以了解人们在社会行为及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基本心理特征和心理机制。
亲本投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化心理学在人类择偶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地位,其基本观点是“亲本投资理论”。该理论认为,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源于择偶投入与子女抚养投入之间的交换—平衡关系。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抚养后代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她们在选择配偶时更为主动和挑剔。具体到人类的择偶策略方面,男性关注女性的身体吸引力,女性则更注重配偶的经济实力。一方面,男性为了繁衍后代而积极寻找那些具有多育潜力的异性。由于年轻和体貌吸引力是女性多育和健康的显著标志,因此男性更关注女性年龄、外貌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女性增加后代生存几率的有效保障则是寻找可以为抚养后代提供经济支持的配偶。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彦彦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