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同质化——攀高、求大、求全是我国部分大学发展的一大弊病。这不仅会造成学科专业乃至学校的重复建设,也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恶性竞争,更有可能造成大学人才培养功能不能充分有效发挥。由此必然导致的是,人才短缺与人力过剩并存的悖论局面的出现。据万宝盛华公司发表的《人才供给/人才需求——2010人才短缺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尽管求职的人数多了,但很多人都不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很多地区和行业的人才缺口仍非常大,中国大陆填补职位空缺难度达到40%。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千人一面的现实。要破解这一困局,最佳的途径是,大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大学之个性是大学作为独立法人的学术组织,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组织特征。大学个性化发展是指生长在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具有类生命特征的大学,以熔铸个性、锚定合理生态位、确立主体功能为目标,主动选择、主动设计适合自身资源条件的发展方式。在当前,要推动这一发展,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大学要坚持自主发展。一是独立精神。大学要坚守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排除政治与经济的不正当侵蚀,保持学术自由与学术独立。在此基础上,具体的学校要根据其历史积淀、类别定位、学科特点、服务面向的不同,凝练独特的大学精神。二是自主设计。大学要坚持去行政化,依法运用办学自主权,合理配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创新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制度。三是独立担责。大学已经成为独立法人,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对办学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有前瞻性的认识,并进行风险评估,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四是独立生存。大学要树立经营理念,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吸纳社会资源的能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增强学校的活力和动力。
第二,大学要坚持错位发展。生态位的准确定位是和谐生态的发展基础,大学要在自身生态位宽度的合理阈值内,最大程度地提升其生态位的张力。目前,我国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在内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型,社会观念、社会需求都在发生复杂的变化,这些也促使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构变革、转型。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生态位的外部生态因子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大学应该从单纯重视内涵建设拓展为注重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明确自身在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角色。成熟的大学应当客观分析外部环境、自身资源优势和相邻大学的状态,科学定位,自主设计、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选取适合的发展路径与策略,在国际高等教育分工体系中,在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合理规划自身的生态空间,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生态位。一方面从高度重叠的生态位中理性退出;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力图填补生态位空场,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科研方向、技术创新等方面,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形成办学特色。
第三,大学要坚持适度发展。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受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在社会生态环境,特别是教育生态环境中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限度内教育主体能良性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发展中的最适度原则。大学应充分考虑自身教育资源的承受能力,避免片面地强调综合化,避免贪大求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发展优势学科,发展区域经济急需的专业;坚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开展办学活动,坚持发展内涵,树立品牌,在独特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在社会服务等方面独具特色,形成富有个性的资源,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大学要坚持协同发展。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竞争及其产生的优胜劣汰结果是促进系统良性发展的前提。在同一生态位中的竞争体现主动进取,起鼓舞斗志、激励向上之作用。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改革,对大学发展产生推动力,在促进大学功能分化的同时,推进大学间的分工协作,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相互竞争最终促进协同进化。尽管有时不适当地竞争会有消极作用和结果,但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协同进化永远是主流。大学是学术共同体、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应当自觉地体认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性特征,在明确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通过校际合作等,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构成错落有致的高等教育生态群落。一方面在大学共同体内部,跨区域或者区域内层次相近的、互补性强的大学建立学分互认、科研合作的机制;不同层次的大学建立学科帮扶共建机制,通过横向、纵向合作,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以及国际合作,在合作中锚定在社会分工链条中的合理位置,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概言之,高校个性化发展的核心是对大学理想、大学精神的自觉,关键在于对大学、高校自主性、特质、核心价值的自觉体认。自主发展是高校个性化发展的保证,错位发展是高校个性化发展的关键,适度发展是高校个性化发展的生命,合作发展是高校个性化发展的保障。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朱振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