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年学者活跃于世界学术舞台
近日,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BMBF)与高校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高校研究所(HIS-HF)联合发布一项调查结果:德国青年学者的日常工作具有高度国际化特征。他们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讨论,与国外学者交流,或亲自到国外进行学术研究。
近3/4的被调查者称自己与国外学者有接触,接触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法国、英国、瑞士以及荷兰、奥地利、意大利等邻国。最常见的合作形式是参与国际研究项目、与国外学者合作完成学术著作等。而会议为学者们提供了大多数与国际接触的机会。
此项调查对象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非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平均年龄32岁,调查结果来自于对5500份问卷的分析。
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计划进一步提升德国青年学者研究工作的国际化水平。“我们支持学者的流动”,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部长阿奈特·沙万(Annette Schavan)强调,“全世界研究机构间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同时,我们必须创造条件,使学者可轻松回到德国。我们要释放这样的信号:我们需要聪明的头脑。”(刘潇潇)
体育教学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
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6月8—11日,“体育教育与运动:面临挑战和今后发展方向”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主办,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及国际体育教育与运动比较研究协会(ISCPES)协办。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作了题为“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状况”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为了解决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从2001年开始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目的在于促成一个新的、多样化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授课方式要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兴趣等一些关键因素。
与会学者围绕体育教育、运动和体育管理领域中的国家政策、文化、标准和变革,体育教育、运动和体育管理领域中有关性别、人种、种族、宗教、和平,中小学、大学和社区中的体育教育、运动和体育管理课程等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议题进行了广泛多维的探讨。
多国学者研讨一神思想的后现代诠释
本报讯 6月15—16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办的一神思想与后现代思潮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后现代思潮的专家学者齐集一堂,就一神思想的现代解释和处境化理解等进行交流。
15日的主题报告会上,南京大学教授徐新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一神思想的意义,金陵神学院副院长王艾明等学者分别从犹太教和基督教角度谈了一神思想在后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对现实处境的回应,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炽昌则用圣经翻译的实例分析了宗教经典阐释中一神教与多神教思想产生的张力。分组讨论中,学者们分别就圣经中一神思想的后现代诠释、一神论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遭遇的挑战及全球化视角下一神宗教与多神宗教的关系、一神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一神思想从统一宇宙观出发对世界的本源进行探索和思考,在人类各种思想中起源最早、影响最广泛。整个西方文化更是建立在一神思想及其发展出的哲学和宗教体系基础之上。对一神思想的研究是中国人了解西方、了解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孟振华)
20世纪早期意大利图片展
6月11日起,意大利中部阿布鲁佐地区首府阿奎拉举办了一场20世纪早期意大利风情展,展览由罗马英国学院和意大利的公司合作举办。阿奎拉在2009年曾遭受6.3级严重地震,很多历史材料和遗迹在震中损毁。
此次展览作品主要由罗马英国学院前院长托马斯·阿什比拍摄,他在1901—1923年间运用刚刚兴起的摄影手段,记录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和生活。这次展出的罕见展品展示了当时市场、农田、习俗和宗教节日活动。(焦霖)
德政府与学术机构联手规范留学市场
6月10日,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举办第三次留学德国沙龙,邀请有意赴德留学的60多位学生与留德校友、在华德国学生一起了解赴德留学的程序及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
国际留学市场多为中介把持,与英美等国相比,德国留学费用低廉,但德语成为很多申请者的障碍,不得不花费几万元求助中介。由于中介资质良莠不齐,留学生蒙受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为规范留学市场,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于2001年7月在北京设立留德人员审核部,对所有准备赴德留学的中国学生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直接发放签证,这一举措对于打击非法中介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奖学金发放机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致力于发挥其非政府机构的特色,通过网络、沙龙等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宣传德国留学政策,发布最新留学信息。目前德国16个州中仅有4个收取大学学费,每学期500欧元,到2012年,还有两个州将加入免收学费的队伍。据调查,中国学生认为在德国留学的最大困难是适应当地的教学体系——习惯于保姆式教育的中国学生往往在留学的第一年感到无所适从。而令人欣慰的是,80%的中国留学生最终可以拿到文凭,这个比例对于以严格著称的德国高等教育来说确实值得称道。(刘潇潇)
牛津大学举办首个印度日
6月17日,牛津大学举办首个印度日,以庆祝并加强牛津大学和印度之间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200名学生和学者参与其中。
活动当天,牛津大学邀请了超过80位印度商人、政府官员和英国官员出席。印度的记者、法官和学者在牛津大学考察了该校的印度研究、印度学者和学生状况、牛津大学图书馆中丰富的印度手稿和艺术品馆藏。活动中,与会者就“印度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印度”、“牛津大学和印度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合作”、“印度的家庭理财”、“印度的民主”等话题展开讨论。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米尔顿说,一天的活动很难面面俱到,也许将来可以举办“印度周”来弥补这个缺憾。(江雨)
运用设计理念推动商业创新
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宣布,罗特曼管理学院将于9月开设一个新的商科教育专业——商业设计,目的是促进和发展商业上的创新。
商业设计目前在商业教育中属前沿领域,它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设计领域的原则和实践应用到商业策略中,以期用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来解决商业难题,从而激发创新。
罗特曼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希瑟·弗雷泽说:“这个课程从当今商业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如何在未来创造价值和保持成功。创新对创造新的价值非常重要,商业组织也需要可行的办法来激发团队的创新能力。”
据介绍,这个项目的实践性很强,旨在使学生将新的想法转化成商业价值。学生将使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方法,将创新方法用于每一天的课程中。(焦霖)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