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基本青壮、基本男性、基本有文化、基本从业八年,老巢基本在北上广,流窜范围基本不定,基本收入低、基本不满意、基本作息乱。善打听也善爆料,善协作也善拉锯。我不是传声筒,我是调查记者,我挖掘事实,我接近真相。”6月12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圆桌论坛上,两位青年传播学者以一篇微博,概括了中国调查记者群的真实群像,而支撑这篇微博的是历时半年完成的国内首份《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约340位调查记者采取全样本问卷调查,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观念和生存状况。
此次论坛由“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上海市发展战略研究所赵凯工作室和《新闻记者》杂志社主办,复旦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协办。论坛上,中外学者与调查记者围绕这项《报告》及“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话题展开研讨。
“要描摹中国的调查记者的群像并不容易,试图准确概括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新闻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展示的社会学规律与意义则更具挑战,但我们很想作此尝试。”《报告》主笔之一、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的沈菲博士介绍说。
《报告》显示,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由男性主导,年龄结构年轻,学历较高。所修专业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新闻传播类、语言文学类和经济管理类。调查记者普遍从业经验丰富,平均从事新闻工作八年,从事调查报道五年左右,多在北京、上海、广州工作。
《报告》对调查记者的成长经历作了统计和评估。结果显示,湖南与河南是最大的调查记者“出产地”,两省籍贯的调查记者约占30%。其他比例较高的省份有:安徽、湖北、四川、河北、山东、福建、江苏、辽宁和浙江。尽管出身背景各异,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与启蒙的作用,事实准确、报道客观与分析深入是他们追求的职业准则。“尽管他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意识等各有差异,但却面临着共同的新闻环境、拥有相似的实践策略:面临的职业风险最高,采访突破的难度最大,受到的职业尊敬最多,新闻作品的影响也往往最广泛、最有力。”《报告》的另一名主笔、复旦大学的张志安博士介绍说,调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理由,主要是“揭露社会问题、维护公平正义”、“表达百姓呼声”与“传播新思想、启迪民心”。
《报告》指出,调查记者构成了一个颇为紧密的共同体,绝大多数调查记者有过协作经验。他们对跨机构合作多持正面态度,并经常与其他记者分享背景资料和消息源,提供或接受采访便利,以及与其他记者共同采访完成调查。对此,《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点评说,一方面,调查性报道往往是媒体相对艰难的部分,具有挑战性,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协同是抗拒压力的重要方式;但另一方面,真正有价值的调查性报道极有赖于特殊的信息源,调查记者的竞争尤其是良性竞争才是正途。
《报告》还显示,调查记者的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大多数人对报酬与福利不满,但对同事关系、时间弹性和工作自主性较为满意。不容乐观的是,约四成的调查记者计划转行。
“中国的调查记者不仅肩负信息披露、舆论监督的本分,还应学会保护自己、注重传承等以延长职业生涯。”《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认为,这项统计再次表明:在中国,调查记者吃的是青春饭。著名调查记者杨海鹏说:“我相信他们是肩负使命的一群。在各种利益集团侵蚀时,总是他们,会发起有效的阻击。现实是残酷的,支撑他们的是四个字:相信未来。”(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