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以爱的名义:针对女童的家庭暴力
作者:liuhm   日期2011-06-28 20:1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儿童具有脆弱性,比成人更容易受到伤害,且依赖成人,所以需要特殊保护。家庭本是为儿童提供保护的第一场所,但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暴力不仅剥夺了这种受保护的权利,而且因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这一伤害具有无处逃遁的特点,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不良后果更为严重。女童在现有性别架构中往往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因此更为脆弱,家庭暴力对女童的伤害尤甚。基于此,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针对儿童的暴力和女童暴力问题表现出高度关切。2006年,安南向联合国大会递交报告《联合国秘书长关于针对儿童暴力的研究》,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存在着对儿童的暴力,即使未造成重大伤害的日常性的细微暴力也会破坏儿童的自尊心并对其信赖关系造成影响。于是,联合国将制止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作为2007年纪念国际妇女节的主题。但是反对针对女童家庭暴力的宣传倡导,实际上遇到很大的阻力。

  阻力之一:
  对儿童的家庭暴力行为被正当化


  公众和家长普遍不能接受的是,在家庭中打骂羞辱儿童也是一种暴力。公众调查显示,“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传统观念目前在我国仍大有市场;以爱孩子、教育孩子、渴望孩子成才的名义为暴力辩护是普遍的社会心理。即使曾经遭受过暴力的孩子,年龄越大也越会表示出对父母暴力行为的“理解”。根据一项对“80后”大学生有关儿童暴力的调查,同意“打是疼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男女生分别占到51.4%和41.8%;69.6%的大学生对打骂儿童表示“不赞同,但能理解”;认为“任何体罚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的只有6.8%。很多人认为父母打骂是为了孩子好,是出于爱。甚至有的人认为,打骂是严格要求的表现,是成功的教育模式。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金一虹 陈晴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