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讲授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质疑:这些课程的意义何在?此等疑问并非仅仅来自普通大众,具有相当学术素养的人文学者也常有此问。的确,与理工科课程相比,甚至与社会科学课程相比,人文课程的现实意义似乎最不明确,作用也最小。尽管近年有“国学热”,但真正从心底里接受传统文化,并予以践行的少之又少。
萨特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作为现实存在的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文学科,其存在合理性与人之阑尾有相似之处,只有失去方显价值。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人文精神,正如人被割除阑尾,常会出现附带病症。当前物欲横流、诚信缺失,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大行其道,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商业文化的冲击等外在因素有关,但人文精神的缺失当为至关原因。庄子曰:“无用之用,是为大用。”重塑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解决当下中国诸多问题必不可少的工作。
如何重塑中国的人文精神?笔者以为,应坚持继承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为主,而辅之以世界多元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的论断永不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意味着担负起民族传承的重任,意味着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意味着为中华民族寻回安放心灵的家园。
有学者担忧,接受传统文化的新生代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选择。应该说,这种担心仅仅说对了一半,他只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被动适应性,而没有看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巨大改造力和影响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除了自身所蕴涵的人文情怀之外,其所具有的开放性也在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安贫乐道、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和合共生,凡此种种,在体现传统魅力的同时,也都在承载着新的时代精神。
大学人文教师所面对的质疑虽然找到了答案,但是在塑造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历史进程中,绝不是教师一种力量所能堪此重任,而是要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当。当下,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青年一代时,虽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但更为根本的则在于施教者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自省、自强,在于通过自身行为施行的“身教”。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顾友泽 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