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北美分社正式进驻纽约时报广场。这是首个来自非西方国家媒体与路透、维亚康姆等“全球媒体”比邻出现在“世界媒体的十字路口”,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个体现。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的话题再次被国际关注。
全球传播格局不平衡
进入21世纪,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卫星和电子传媒的使用压缩了时空距离,信息传播更多地表现为有中心的全球性传播。然而,全球化传播所带来的信息传播不平衡却越来越明显。近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一文,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李从军在文中重申了国际传播结构的现状:二战后,以联合国成立为标志,形成当代国际秩序。相对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发展进程,国际传播的秩序与规则大大落后于时代潮流。国际传播的信息流主要呈从西方流向东方、从北方流向南方、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流通状态。这种状态不仅直接影响国际传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当今世界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因素。
当然,这样的国际传播结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单一因素造就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姜飞认为,媒体是人类的创造,它是满足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一种产物,是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历经坎坷后才形成当今我们看到的产业生态。国际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政治关系和经济资本的影响。在政治上,一些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往往成为政治战略的先头兵,谁在国际政治中处于优势地位,谁就掌握话语权,并在信息的采集和发布中采取选择、过滤、强化等方式进行传播。冷战时期,美国及西方主要盟友就曾在意识形态领域,动员其强大的舆论工具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了有系统的打击,把苏联形容为邪恶的“红色帝国”。在经济力量上,信息传播分散化和分众化的今天,国际信息流愈加集中,掌握优势资源和资本的大型媒介集团和新闻集团成为称霸全球舆论的力量,影响国际传媒风向,服务某些利益集团。
争取话语权任重道远
在不平等的国际传播格局下,理论界一直在探索寻求一种新的国际传播模式,以期形成公正、平等、民主的传播生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就已提出“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NWICO)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布《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并制订了“1985—1989年建立NWICO的中期计划”。建立世界传媒新秩序的斗争在联合国范围内赢得广泛支持。但由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对,NWICO没有成为现实。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是没有出现能够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相抗衡的“全球媒体”。即便是号称“无国界”的互联网,90%的信息是用英语传递,80%以上的网站来自欧美,信息传播领域的“欧美霸权”始终无法被打破。史安斌强调,实际上,美国媒体在20世纪初也同样遭遇过“老欧洲”的打压,当时由英、法、德主导的《通讯社条约》就限制了美联社在国际事务上的报道权。而当几十年后美国独霸全球传播体系时,它坚持的却仍然是“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指望美国等西方国家来建立NWICO,遥遥无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传播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基于政治经济战略的考虑,渴望在国际社会中争取知情权和话语权,但西方国家又不愿意让出已掌握的信息垄断资源。因此,国际舆论中,对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振臂支持者和打压反对者皆有之。秉承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们认为,媒体竞争是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竞争的结果,不应改变这个规律。
然而,对于社会中的媒介生态来说,丛林法则真的是天然规律无法改变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指出,丛林法则是为新老殖民主义者服务的。如果媒体只掌握在几个发达国家的垄断性公司手中,那世界就会走向一个世界一种声音。只有建立新的国际传播秩序,才能实现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共存。
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曙光初现
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实质上就是发展中国家要争取在国际社会的知情权、话语权。李从军提出“媒体联合国”概念,呼吁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得到了墨西哥等国家媒体的支持,许多西方媒体人士也认为文章观点颇有新意,值得推介。一些学者认为,“媒体联合国”的建设虽有难度,但对于实现传媒交流的目标“是有价值的”。
探讨世界传媒新秩序需要面临巨大压力和艰难险阻。姜飞认为,传媒业在不同政治理念的主体手中,会发展出与之相匹配的观念和现实的生态秩序。因此,传媒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与一定的政治理念相媾和即形成当今的世界传媒秩序。
不管道路多么曲折,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的宏伟想法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清水正夫认为,被视作经济大国的中国,正准备通过媒体迈出扩大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一步。史安斌也认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另一种模式,它不是靠打压和剥夺弱小国家而增强自身的实力,而是靠与世界各国的“共赢共荣”来建立和谐世界的体系,新闻传播也不例外。
因此,在中国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建立NWICO必然不同于欧洲和美国媒体在过去百年走过的老路。虽任重道远,却让人看到了曙光。(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钟哲 实习记者 霍文琦)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