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196 期 独家报道 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少民族” 文章之一
“三少民族”有语言、无文字,在语言继承上正面临困境:民族语言使用人数锐减,青少年几乎不使用本族语。
陪同记者采访的腾克镇宣传委员庄宏伟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达斡尔族的有志之士意识到达斡尔语的使用日渐式微,年轻一代几乎没人会说。为挽救濒危的达斡尔语,在达斡尔学会、教育局等关心达斡尔语教学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3月春季学期开始,莫旗在尼尔基第二小学率先开设达斡尔族语言教育课程。
5月12日,记者在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腾克镇中心学校采访时,正好赶上二年级的达斡尔语课。校长敖吉清告诉记者,目前全校共有590人,分小学和初中两个部。自2009年开设达斡尔语课,全校每个班级一周教授一次。达斡尔语课程已被列入莫旗全境所有中小学校的教学工作中。
为了欢迎记者的到来,全校唯一的专职达语老师鄂双金讲课前让全班为记者唱了一首民歌《映山红花满山坡》。鄂双金经过专门培训,已在这里任教三年。
他们的讲授方法相当独特。“曲棍球,跑列;摔跤,巴日历其贝……”孩子们跟着老师一字一词地读着。由于没有文字,课本用汉字和达斡尔记音符号来标识达斡尔语,老师只能用领读的办法让孩子学习达斡尔语的发音。“这就像有人学英语,用汉字注释发音强迫记忆是一个道理。”鄂双金笑着对记者说。
但学习达斡尔语的环境仍显单一。“孩子们也就是在课堂上学习这几十分钟,离开课堂回到家根本不会使用。”庄宏伟说,汉语已成为通用语言,即便是纯达斡尔族家庭,也很少使用达斡尔语了。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从小重汉语,轻本族语。9岁的达斡尔族学生敖婷婷对记者说,她平常与父母和同学交流都不用达斡尔语。鄂双金说:“目前达斡尔语的现状是‘老年人精通、中年人半通、小孩子不通’。”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也面临语言传承难题。鄂伦春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关红英说:“鄂伦春语目前只在猎民区学校开设,能说鄂伦春语的孩子越来越少。”在鄂伦春,为传承民族语言,研究人员为学生们编写了《鄂伦春语解释》。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保护民族语言是保护民族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因文字和语言失传造成的历史缺失和疑惑并不少见。契丹语的失传,让再见天日的契丹文字难以破解,这个问题已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和载体多种多样,正如莫旗宣传部副部长冯静波所说:“开设民族语言课,教孩子唱民歌,开设手工艺哈尼卡课和民族体育项目等,都是解决民族文化失传困境的办法。”(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唐红丽 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