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北等地苦于因人多地少而造成的内卷化时,淮域还没有“幸运到”把当地的劳动力顺利地投入到其土地上。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劳动者来到江南地区,租田十亩、二十亩以谋生计。
世界上没有哪条大河像淮河那样,被人为地截去整个下游,并在其平坦的中游——极不适宜修建水库的地方,人为修建了一座巨型水库洪泽湖。
明清两代河臣,与其说治理淮河,倒不如说是前赴后继地凌迟淮河!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运道安全,不遗余力把河患逼到淮域。
淮域衰败了。从唐以前生态良好的鱼米之乡,演变成了近代的穷山恶水之地;从著名的优质稻米产地变成了杂粮之区;从发达的手织业中心退化为纺织绝迹的经济边缘地带。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马俊亚 单位: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