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中东北非局面继续恶化甚至失控的可能性,立足当前,尽快缓解利比亚紧张局势;着眼长远,全面谋划维护我国战略利益的长效对策。
第一,促请联合国出面政治解决,避免偏袒任何一方或者将任何一方逼上绝路。
目前,政治解决的努力只能加紧不能松懈,中国应充分利用金砖国家这一平台。《三亚宣言》提出,“金砖国家5个成员国在2011年同时担任安理会成员,有利于就和平与安全问题紧密合作,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就安理会审议的有关事项进行协调。”
“促进就安理会审议的有关事项进行协调”的建议,就是在现有国际格局下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因为北约歪曲和滥用联合国授权带来的问题,不仅理所应当,而且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遵守,因此最具合法性。利比亚的未来应当而且只能由利比亚人民作出决定,而不应当由任何外部政治势力和军事势力肆意干涉或施加影响。促请联合国出面政治解决的关键在于,为争端各方搭建平等对话的谈判和协商平台,而不是偏袒任何一方或者将任何一方逼上绝路。
第二,成立能源部,增强能源风险管理能力。
北约空袭利比亚不仅导致国际能源、金融与大宗商品市场的异常波动,而且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的战略利益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我国应以此次中东北非乱局带来的能源风险为鉴,尽快建设多层次能源储备体系,以期改变进口源单一造成的能源供应脆弱性。将现有国家能源局的职能加以扩充,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升格行政级别,组建能源部。作为我国的能源主管机关,能源部应立足本国、放眼全球,致力于增强能源的供应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广泛参与全球能源开发,塑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全球能源与投资格局。
第三,争取学术话语权,展现中国的独立立场。
当前中东的动荡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利比亚战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历史的重演——西方国家打着“人道主义干预”科索沃旗号空袭南联盟,以“反恐”名义入侵伊拉克、阿富汗。对中东能源、战略地位的争夺,对穆斯林民族与文化由来已久的偏见,都给当地民众带来长久的灾难,同时日益暴露出了西方所谓“人道主义行动”话语体系的困境。中国可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国家软实力建设,提升概念化能力,构建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向中东北非国家民众展现独立立场。
第四,完善海外投资的风险评估和保障机制。
过去15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额每3年翻一番。预计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在未来5—10年,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可能会超过中国吸收的外资。此次利比亚动荡局势使人们意识到,我国欠缺严密的、专业化的风险评估体系。我国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和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全球许多资源存在于潜在不稳定的国家,对有可能对我国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的政治、政策、制度等非市场因素都需要进行专业的预估和预警,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起全球性的战略预警机制。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林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