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西部纵深行之十四:四川重建经验初显示范效应
作者:zhangyy   日期2011-05-12 15:2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春风絮暖,天府宜人。

  经过三年的震后重建,四川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记者走访四川灾区的同时,3月11日发生于日本东北部海域的特大地震和由其引发的海啸以及核泄漏危机,给岩手县、宫崎县等地的一些地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日本灾难发生后,民众的沉着冷静、地震信息公开透明等得到了外界的肯定。面对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国家间的相互借鉴和经验共享显得尤为必要。

  巨灾考验国家能力

  无论是汶川特大地震还是日本东北部海域的地震、海啸,突如其来的巨灾都是对人类的严重考验,巨灾之后的重建更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

  对于巨灾给灾区重建带来的考验和难度,学者们有清晰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指出:“巨灾之后的恢复重建是对一个国家的重大考验,是对这个国家资源动员、社会动员的组织和提供能力的无可替代的检验。”曾经在2009年达沃斯论坛上赞扬中国汶川重建成绩的美国沃顿商学院风险管理及决策过程中心执行董事艾万·米歇尔-克嘉(Erwann Michel-Kerjan)告诉记者,在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确保社会和谐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将备灾和救灾融资两项工作提上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四川灾区,记者看到,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楼房和碉楼等都已经全面完工,居民住进了新房。灾区的交通业、文化事业、旅游业等也纷纷在废墟上起步发展,渐趋繁荣。在曾经遭受地震严重破坏的青川县东河口镇东河口新村,居民们住进了宽敞的新房,村中道旁装上了路灯,还有城市社区中常见的那些健身器材。

  由于开展了快速组织、全面动员、高效率的科学重建,四川灾区的经验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四川模式”、“汶川经验”等多种提法也都在讨论之中。在总结救灾、重建经验的同时,学者们也指出,还需要借鉴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重建经验,在应急管理、灾后融资、信息沟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汶川经验启迪日本

  在四川地震灾区的三年重建中,对口支援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所取得的效果也受到各方的肯定。

  杨团指出,汶川震后,中国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口支援工程,21个东部、中部的省份直接对口支援四川19个受灾严重的县、市以及甘肃和陕西的部分地区。除了地方支援地方,还有部门支持部门。受灾地区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来自对口部门的资金、人力、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个特色十分显著。

  记者在北川、汶川、青川等地都看到了分别由山东、广东、浙江等省份对口援建的工程。在这些地区的路旁,也能很容易地看到感谢援建地区的标语或者对联。不止一位当地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学者向记者表示,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大力支援,使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得以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为跨越型、发展型重建的最终实现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口援建经验在日本也得到了应用。参加过日本阪神地震重建的日本兵库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首席专家、同志社大学大学院教授林敏彦曾经亲身到过四川地震灾区并参加震后重建的研讨会。他表示,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四川的重建中构建一个受灾地区与未受灾地区结对的援建网络,发达地区为灾区提供居住场所和工作机会。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方法,类似的经验被应用于日本东北部的大地震及海啸的灾后重建工作,日本西部未受核辐射威胁的地区对东北部的家庭提供帮助,其形式类似于中国重建方案中的“结对子”。

  社会科学不可缺席

  印尼海啸、汶川地震、日本东北部的特大地震及海啸等频发的自然灾害不能不引起社会科学界的警惕。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都是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对此,林敏彦告诉记者,自然灾害通常被认为是土木工程、地震学、气候学等工程科学、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但是,地震、海啸、洪水和滑坡等自然现象,只有当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或者财产等造成伤害时才能称为灾害。联合国曾以一个公式表示灾难的风险:灾难风险=灾难×社会弱性。自然科学研究灾难的性质,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弱性并为改进提出建议。他还认为,需要推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灾难原因,并为应对潜在的灾难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灾难管理应在四个层面开展:应急反应、恢复及重建、减灾和备灾。如何调动资源用于应急反应、如何在重建中利用国内外资源、如何构建法律和经济的应灾框架,以及如何在社会范围实施减灾计划,这些都是社会科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艾万·米歇尔-克嘉说,中国也许希望投入巨额资金,提前准备应对在21世纪可能发生的大灾难事件。建立完善的灾难风险融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课题需要学者们认真研究交流。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