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夏萌)5月4日,“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专家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人的生活形态亦出现了新样式、新格局。
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呈现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调查发现,九个主要的生活动力依强度递减排序为:子女发展期望、个人利益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追求生活情趣。
2010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市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地市民总体社会信任属低度信任水平。其中,居民对政府机构、公共媒体、公共事业单位或部门等有政府背景的部门信任程度较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商业部门最低,属“基本不信任”范围。上海和广州两市的社会信任状况略高于北京。此外,蓝皮书指出,三地市民对广告、房地产行业信任缺失,对食品、药品行业出现信任危机。
由于社会信息流动加速,微博已成为2010年中国社会的重要关键词之一。蓝皮书认为,不断增加的用户使得微博逐渐向大众化普及,成为正在加速的公众风潮。年轻、高学历群体是微博的核心用户群。微博用户的关注内容广泛,社会新闻、名人言论、生活常识、朋友动态均在关注范围内,“新、奇、趣”是这些内容的共同特点。经调查,七成以上的微博用户有意愿将微博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微博的媒体效应在进一步凸显。蓝皮书认为,无论是作为官方信息的发布平台还是草根秀场,微博带来的信息传播变革都对人们交流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此外,奥运会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民众的爱国情感、国际主义、公民效能感都有明显提升,市民的公共参与热情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民众以慈善捐助、志愿者行动为代表的利他行为逐年增多。蓝皮书认为,生活压力加大与社会支持不足、安全焦虑与风险漠视的矛盾,社会信任困境、经济增长与幸福感提升不同步,底层认同可能导致群体极化与社会矛盾和冲突解决渠道低效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据了解, 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的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第一本年度报告,该书运用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态势,从社会感受、价值观点、行为倾向等方面对生活压力感、社会支持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社会心态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