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尘封两千余年的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主墓开始挖掘,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伴随着一块块主墓室封门砖的提取,张安世家族墓中唯一未被盗的M1墓终于露出全貌,室内大量精美漆器令人震撼。
兴奋:墓室完整超出想象
考古专家首先为封门砖一一编号,然后自上而下进行清理。封门砖共有17层、211块,上面两层横向错峰平砌而成,下面15层纵向侧卧平砌而成。记者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封门砖色泽如新,一块砖的重量达到十几公斤。考古人员介绍,这是楔形砖,主要起填缝作用,可使封门更为坚固。汉砖通常用黄土烧制而成,采用干砌方式,不需泥浆,可保存千年。封门砖被卸下后,整个墓室终于全面呈现出来。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墓室内没有一点后期盗扰的痕迹,完整得超出想象,这也是众多考古专家首次看到两千多年前西汉墓室内的原始状态。“墓室内没有一点堆积土,完全是最初埋葬时的模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兴奋地说道。
惊叹:大量漆器图案精美
整个墓室如同窑洞,拱顶砖砌结构,地面上平铺着整齐的汉砖。经专家初步估算,墓室东西长约5米,南北宽约1.4米,高约2米。“整个墓室内摆放着大量的漆器,图案十分精美!”张仲立说,墓室内中间部分凸起,应为棺椁朽塌堆积,即墓主所处位置;墓室门口的漆皮呈现鲜艳的红色,可能是汉代的耳杯。
“墓室内摆放的大量漆器种类繁多,包括红色漆碗漆皿、彩绘漆器、金银箍饰漆器、方铜座漆器和漆耳杯器等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安世墓考古现场负责人丁岩介绍,从温度、湿度、细菌以及遗物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主墓的环境相对于耳室要差一些。
猜测:汉人生活质量较高
墓室打开之后,最主要的工作是资料本身的科学提取,为下一步的保护工作做准备。“我们从考古角度,采用普通照相、普通摄像、高清晰照相以及现场描述等方式对文物进行保护和提取”,张仲立介绍,“提取的各种各样的食物样本,反映出汉人生活质量较高。杯盘里有面食,但由于历史久远、体积小、颜色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确定这些呈现团状、散状或者颗粒状的物质是何种食物。提取彩绘漆器内的盛器里的物质样本,检测其中的食物,对研究汉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及随葬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今后工作的重点将是对提取出来的样本进行检测。”在考古现场,工作人员正忙碌地采集样本,他们向记者介绍,标本对象体积量也很少,只能尽最大努力检测,目前结果难以预料。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器皿的保护,目前采取的措施就是设置密封舱,这样可以减少空气对流,保持墓室环境稳定。
意义:具有完整标本价值
对于此次M1主墓挖掘的意义,张仲立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两千多年前的墓室没有被盗,在墓室挖掘史上很难遇到,完整的、未被盗掘的M1主墓,对丧葬礼仪和器具组合规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一个重要的发现是主人的随葬安排、礼仪不同于前,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没有发现陶器,与一般墓室相差很大;再次,相对于北方以往发掘的墓室而言,此次出土的几十件漆器与汉代南方墓室的保存状况更加相似。从目前的挖掘情况可以初步断定墓主有显赫的贵族身份,从挖掘现场来看,残迹数量多,相对完整,可以作为汉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漆棺及其彩绘等则需要进一步的挖掘考证。
“M1汉墓的主墓室具有相当重要的标本价值”,丁岩介绍,“因为没有被盗掘,出土器物组合完整,墓室时代精确,完全可以作为汉代高等贵族墓葬的标本。”(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杨晓娟 实习记者 孙文娟)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