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积极推进公共外交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5-11 15:4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古人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意思是说交流与沟通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天,要积极推进公共外交,就必须重视公共外交的战略地位,努力拓展公共外交的视野,不断加强对公共外交的引导。

  一、重视公共外交的战略地位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关系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在此大背景下,主要国家战略调整与互动不断加强,以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方兴未艾。公共外交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和作用正不断上升。我国2009年召开的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强调:“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次上公开将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形势下公共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贾庆林同志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他还专门指出,创办《公共外交季刊》是积极推进人民政协公共外交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将公共外交纳入国家总体外交,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使公共外交成为展示中国合作、开放、民主、进步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拓展公共外交的视野

  公共外交不同于政府外交,但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除普通公众、社会精英、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外,也包括政府,为此要特别重视加强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政府(包括各部门)的对外新闻发布会。我国政府通过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白皮书等方式,阐述我内外政策,这是很好的做法,要坚持下去,不断改进。近年来,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陆续进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我国国防部自2008年起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好的。今年3月31日我国政府还发表了《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这是1998年以来第七次发表的国防白皮书。

  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公众、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在对外交往方面的力量,鼓励与国外的民间交流互动。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今年3月20日至21日,我国在北京又成功举行了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外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中国”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正逐渐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各部门各地方相配合、国内国外相协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良好局面。

  三是增进国内公众对国家外交的理解和认识。自2004年以来,外交部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为国内普通民众感受外交、了解外交、参与外交开启了一扇窗口。2010年12月以来,外交部推出了由学术研究机构、高校及有关省市主办的“蓝厅论坛”,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地方日等活动,促进政府高层、国际人士和社会各界就中国外交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政策选择等经常进行交流与沟通。“蓝厅论坛”已成为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品牌,表明中国以更加透明、开放和自信的形象面向世界。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公共外交的内涵,拓展视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公共外交新局面。

  三、加强对公共外交的引导

  当前随着中国实力地位的上升,国内外有些人过高估计和渲染我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甚至出现了“冲刺世界第一,竞争冠军国家,创造中国时代”之类的“冠军国家论”。另一方面,国内外又有些人对中国的未来过于悲观,把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放大,甚至编造出“中国崩溃论”的论调。对这些错误观点,我们必须保持足够警惕,不断通过公共外交加以正确引导。

  多年来,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一直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保持着友好交往,我担任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期间就曾陪同他参观过少林寺、西双版纳、敦煌等风景名胜,并且安排他到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地区去参观,还到过装备水平一般的河南驻军参观。基辛格为此感触很深,回国后,他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上先后发表过“遏制中国将无法奏效”、“冲突不是选项”等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变得比过去更强大,但中国很多地区还处在相当落后的状态,今天中国的发展并不对美国构成威胁。从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出公共外交对增进外界对中国了解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通过公共外交,让世界全面地了解中国,认识到中国确实是一个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同时,要积极引导国内舆论,让国内公众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国情,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为营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作出贡献。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熊光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上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