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互联网与社会:挑战、转型与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来自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的知名学者与国内互联网研究专家共同探讨了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广电媒体魅力依旧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是否受到冲击?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认为,尽管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依然坚强。广播的低成本、伴随性等优点依然有生命力。而电视由于自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仍受瞩目。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信息鱼目混杂,更加彰显了广电媒体在信息严肃性、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面对愈加激烈的竞争,纸质媒体的转型迫在眉睫。据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介绍,中国有1100多家报纸有独立域名,另有数百家报纸已经上网。现如今,中国的许多纸质媒体都已经历了网络化过程。
互联网凸显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日益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信息传播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微博的出现展现了互联网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进驻微博,“微博问政”已在集纳民意、体察民情、发挥民智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博不仅是普通民众交流信息的平台,也成为政府与百姓之间的互动平台。
美国雪城大学纽豪斯公共传媒学院教授帕梅拉·休梅克认为,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使传统的信息发布机构受到挑战,影响了人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腾讯网常务副总编辑李方表示,微博作为一种媒体深刻介入社会生活,形成均衡的原生态舆论平台,也改变了政府机构、商家与民众的固有沟通方式。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享受娱乐的方式,甚至引发了思想观念的变革。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用户通过手机、掌上电脑或其他便携工具即可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据统计,目前我国4.2亿网民中,有2.77亿是手机网民,移动互联网产业突飞猛进。
2011年5月,咨询机构Red Giant发布的最新美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在移动设备上投入2.7小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以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媒体将超越有线网络媒体,成为新媒体的主流。(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冯宇)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