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平学视角审视宗教、和平与战争
本报讯(记者欧冶)5月21—22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英国考文垂大学、剑桥大学,德国费希特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和智利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的和平学研究者汇聚南京,参加主题为“和平学视角下的宗教、和平与战争”的研讨会。
会议探讨了和平学的基本范式、理论和研究方法,并结合利比亚问题、中日关系、以色列“现在实现和平运动”、南非种族和解与欧洲中世纪“上帝的和平”等具体案例,对宗教、社会组织、自然灾害和国际法等因素与和平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会议倡议通过加强中小学和平教育与推广大学和平学课程设置来促进中国的和平学研究,推动世界朝向更加和平、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历史系、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爱德基金会和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联合主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透视中东部分国家动荡根源
本报讯 5月21—22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和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东形势的巨变及其影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新华社原副社长高秋福等在会上作了主旨演讲。
在两天的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东形势变化与大国中东政策”、“中东形势变化的根源、特点及影响”、“中东形势变化的社会与文化透析”等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与会学者认为,中东部分国家动荡的根源从根本上来说,是这些国家多年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但仅从经济、政治、社会角度剖析这些国家动荡的缘由显然不够,还应从文化与思想方面进行审视,如宗教信仰、部落意识等作用就不容忽略。因此,有专家提出,从文化视角来看,眼下中东变局的实质问题,乃是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文化的重建及其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问题,亦即这些国家民众对适合自身国情与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探索与选择问题。中东国家局势动荡打破了原有的政治生态,对地区格局和国际体系产生了剧烈冲击。中东地区将进入持续动荡时期。在动荡中谋求变革,在变革中寻求稳定,将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郭潇雅 缪迅 余泳)
军事法学者聚焦国防行政法研究
本报讯(记者刘鹏)5月21日,来自10余家军事法教学研究机构的60多位军事法专家学者齐聚英雄城南昌,召开中国军事法学青年学子论坛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多位中国军事法学奠基人参加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国防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形成为背景”。与会学者讨论了国防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兵役法、边海空防法、国防动员法和国防教育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副主任孙镇平介绍了我国当前的军事立法计划和立法规划,提出了军事法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中国第一位军事法学博士、南昌理工学院副校长兼政法学院院长曾志平从中国宪法军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着手,尝试打通宪法学、军制学、行政法学、社会学在军事法现象中的脉络,对军事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命题作了全新阐释。
与会专家学者达成了《“中国军事法学青年学子论坛”南昌共识》。此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南昌理工学院政法学院等11家军内外单位倡议发起,南昌理工学院主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本报广东讯(记者武勇 翟江玲)近日,2011世界酒店与旅游管理教育峰会(IHTES)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研讨。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李任芷、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旅游高等院校852所,2009年高校毕业生139485人,但旅游管理专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到13%,专科就业率不到24%。“单就酒店业的就业率还可能远远低于上述比例。”李任芷说,“与酒店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旅游高等院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严重不足。旅游高等院校培养国际酒店管理人才任重而道远。”
本次大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联合主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