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湖北讯(记者张肖雯 通讯员宋博 杨理胜)近期,一批唐代崖墓在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发掘出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考古项目之一,这批崖墓对于从整体上观察、研究崖墓这一独特墓葬形式有着非同寻常的考古学意义。
据了解,郧县现存崖墓墓地42处,主要分布于青曲镇、五峰乡、城关镇、柳陂镇、茶店镇等汉江沿岸或汉江支流靠近汉江位置的岩壁上。墓口暴露在外的崖墓数量在200座以上,其他大部分均被表土及地表植被所掩盖而没有被发现。
如今正在发掘的是第一个墓地,即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小河下墓地。该墓地坐北向南,位于汉江北岸的崖壁上,其西侧曲远河对岸的台地便是著名的郧县人旧石器文化遗址。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工作,目前已揭露墓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发现唐代崖墓30座,并已发掘其中的15座,出土了一批唐代的历史遗物。包括铜饰、带扣、钱币“开元通宝”、墓砖、少量陶器以及部分残存骨骸。
“这批崖墓的建造方式为在岩壁上人工开凿出墓室及附属设施。”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考古现场负责人宋博向记者介绍。其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竖室墓,一种为横室墓。竖室墓葬为刀形、凸字形两种形制,横室墓则主要为凸字形墓,目前已发掘的15座崖墓只有一座为横室墓,其余均为竖室。“墓葬基本由墓前平台、墓道、甬道、墓门、墓室等5个部分构成,部分墓葬无墓前平台,部分墓葬墓前平台相连成一个整体。崖墓用石块或墓砖封门,整个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两壁多略外斜,人字形顶,少量为拱顶。墓室内多数设有壁龛。”
宋博说,由于郧县连续降雨,加之农民收割粮食,整个崖墓群考古暂时处于停工状态。不过,从现阶段的进展看来,小河下墓地的这批崖墓具有四大特点。
第一,临江建墓,于崖壁上开凿墓室。
第二,墓葬结构基本上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墓葬,如砖室墓、土洞墓等结构较类似,另外,从考古发掘实际情况上看,存在崖墓结构向上述墓葬靠拢的倾向。以墓道为例,崖墓所在之崖壁本不具备建造墓道的地理条件,也没有建造墓道的必要,而现在所看到的墓道仅仅是墓门外开凿出的一段两侧整齐、深度极浅的一段通道,其结构象征意义无疑远大于实际意义。
第三,崖墓成排成组分布。小河下墓地目前共发现30座墓葬,自上而下分为3排,每排由低向高,逐座排列。而这3排中根据墓葬排列的位置、紧密程度又可以分为数组。
第四,这批崖墓是否采用了葬具还有待探讨。从发掘来看并未发现葬具遗存,从部分墓葬的墓门、墓室尺寸推断也不太可能容纳葬具。但在一些墓室内又发现用墓砖搭建的类似于棺床的遗迹。具体如何还需要在下一步发掘中继续关注。
综合来看,小河下墓地的崖墓特征,明显不同于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崖墓、悬棺葬,却与四川、重庆地区的崖墓较为类似。不过,四川地区崖墓墓葬的年度跨度主要为西汉末年至六朝时期,而小河下墓地的年代为唐代,二者之间存在错位,或可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据悉,崖墓这种墓葬形式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四川、重庆、陕西南部、湖北等区域均有较多发现,其中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等地的崖墓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四川地区多年来的文物工作也发掘了数量庞大的崖墓,已有学者做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果。而近年来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大批成果得以逐步公布发表,也为四川、重庆等地区崖墓研究提供了一大批珍贵的材料。此次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湖北地区郧县崖墓群的数次发掘,则为湖北地区崖墓研究提供了条件。(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