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设计”的“有”和“无”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6-01 09:2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画家必须具备设计意识,绘画又忌刻意设计,一朝陷入制作,天籁之美全失。老画家王森然曾对我说,古代文人雅集,小饮几杯,将各人佳作打开观摩时,眼离画芯不过四尺。画尺寸小,腕底易生灵气,而今大画动辄丈二丈六,拿大笔当扫把用横涂竖抹,笔墨灵性荡然无存。

  鹿耀世在30年的艺术实践中,画书衣、撰评论、写书法,扎扎实实地以苦为乐平和励志,左眼笑对寂寞,右眼笑对赞扬,半生淡泊而不悔。他的装帧颇有书卷气,讲究错落与均衡,设色厚重而不沉闷,构成精致却很清新。很多理念很强的文史哲专著,采用精心创绘的图案纹样,清不虚飘,秀不掩骨。在诗歌、散文、小说等书装设计中,作者将浓郁的人文气息与鲜明的审美时尚融汇其中,令人品味再三并受益良多。

  作者在从事书籍装帧的同时,还涉及名片、贺卡、标志、提袋、海报、画册等平面设计领域。在大学讲堂上,他曾讲到设计家要广闻博览,不断吸收姊妹艺术之长,要了解小说的立意、诗歌的铺排、戏剧的节奏、摄影的剪裁。书中收入的“设计札记”,就是作者以散文笔法生动形象地表述了创作经历。

  收入此书三辑中的艺术评析文章,将对提高美术编辑、设计工作者的专业水准,向广大读者普及艺术欣赏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柯文辉)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