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190 期 “ 特别策划 全球语境下的文化安全 ” 文章之一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间的交流、沟通构成了生机盎然的发展图景,中国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分歧,确保文化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或许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促进本国文化发展、提倡文化多样性态度上,各国政府是一致的。正如法国学者鲍铭言(Richard Balme)所言,“努力提升国家形象,不是只有中国政府这么做,法国以及其他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在这么做。”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理解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文化安全”?
鲍铭言:首先,“文化安全”的表述可能欠妥,它留给人更多的是疑问而非答案。似乎全球化对文化产生了威胁,在外来文化威胁下某一民族或国家应采取保护措施。这不是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是充满生机、始终变化发展的。不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并适时调整,这才是文化的伟大之处。因此,“文化安全”的表达要慎用,在英语或法语中也不常见。
这里,提到“安全”,自然会想到国际关系的安全问题,即传统安全。这样的表述太强烈,而且是一种误导,易陷入国家间的零和游戏,似乎国家间的文化认同是一种竞争关系。当下文化发展的主要挑战不是“安全”,尤其是在民族国家间的冲突性语境下使用“安全”一词时。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实中确实存在“保护”文化的做法,如,法国人就有强烈的保护法语的意识。对此您怎么看,有其他更合适的表达吗?
鲍铭言:文化方面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看。我不是说保护多样性文化有问题,只是更倾向于用较缓和的表述。历史、自然、文化遗产等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已成为人们记忆的一部分,这些文化形态的毁坏相当于文化的丢失。
此外,现在情况变了,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习惯于从竞争角度看待不同文化。法国人不太愿意与外国人讲英文,这现在也改变了。全球化下,大家逐渐意识到英文已是一种需要。如,在中国大家不会刻意比较说英文与说汉语的人数或把两者对立起来,更不会将之视为竞争关系。
如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文化安全”确是国际安全的一种视角,这里文化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安全”意味着进攻与防御,“文化安全”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防御性手段。
鼓励文化多样性很重要,但这与“文化安全”不是一回事,或许“文化多样性”更恰当。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要有开阔的胸襟,鼓励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但也需要考虑保护文化多样性。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
鲍铭言:不妨先从美国文化谈起。在美国,至少在国家层面专门的文化政策不多,不像法国或中国,还专门设文化部。但美国文化影响很大,甚至美国文化与世界性文化间的界限都不明显。但从教育或者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我们有时会去批判它,因为其中的内容存在很多问题。
对此,政府或公共机构要有所作为,出台一些政策,以实际行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加强出版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各种促进文化传播的活动等。欧盟就有很多文化政策,法国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如建法语电影院,通过学校、教育、出版等渠道,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信仰自由等。无论是国家还是国际层面,都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有对应的政策和积极举措,以加强自己的文化。当然,保护不是最佳办法,提升、加强才更有效。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国际层面,法国政府促进本国文化有何举措?
鲍铭言:法国政府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努力提升法国文化的国际地位,视之为国内文化政策的延伸。和中国一样,法国文化闻名于世,我们为之骄傲。所以,法国政府在国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力度很大,可以说是开支最多的政府之一,这些活动也见成效,或许正是它们吸引了更多人去法国观光,尤其是留学。
我们看到,中国政府也正在努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这有助于增进文化间的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报》:相比政府或机构的积极主动的措施,国外媒体在反映国家形象中的影响如何?
鲍铭言:国外媒体是另一层面。就中国形象而言,与国外媒体缺乏足够的沟通和理解是一个要重视的问题。努力提升国家形象,不只中国政府这么做,法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府也都是。但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用大家都能接受的,不应太过担心有不同的或批评的声音。法国文化深受伏尔泰的影响,表达自由甚至是一种“持异议的责任”,遇事总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通过自由探讨、平等对话的方式往往更有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褚国飞 鲍铭言: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访问教授、“巴黎政治学院在中国,公共治理与全球化”项目责任人)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小组:孙麾、李放、李潇潇、李树民、刘倩、王海锋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