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助力科博会 中国能源战略:探索中稳步前进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5-27 10:1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能源战略尤其是新型能源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彰显科技实力的核心领域。该领域也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的重要论坛之一,5月19日,由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中国节能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论坛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科技创新”为主题,业界和学界多位代表就中国能源的未来纷纷建言献策。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第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傅志寰,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等出席会议。

  诸多环节降低能源消耗

  专家认为,做好各项能源工作,保障能源安全,对巩固经济向好势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发展新型能源产业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傅志寰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规划纲要已经确定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等约束性指标。这些目标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生态工程等措施来实现。

  “能源消耗最大的还是工业,其中包括发电、钢铁、运输、化工。工业的节能降耗需要发展循环经济,这是我们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徐匡迪认为,解决好我国的能源问题,要清醒地看到四点,一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人均排放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因此,中国应该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二是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一步,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采用物联网是走向绿色经济的突破点。三是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是建立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四是创造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

  此外,中国的物流成本过高也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徐匡迪提出:2006年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日本11%,美国8%,欧盟7%,中国18%。中国缘何这么高?问题在于条块部门分割——国家的库、地方的库、行业的库、商店的库、公司的库,最终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发展核能必须以确保核安全为前提

  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事故再次引发人们对核能的争论,这也是此次论坛的热门话题。有专家指出,福岛核事故不是单纯的核电站事故,而是地震和海啸的次生灾害。因此,核电站的选址对其安全至关重要。

  “近几个月,世界核工业遭到了很大的挑战。许多国际媒体报道的调子相当消极,这使得政治领导人和普通民众与赞同利用核技术的态度拉开了距离。”在5月17日的科博会开幕式上,世界核能协会副总干事史蒂夫·基德在专题演讲上表示,对核工业产生的后果作全面评估还为时尚早,但核工业在一些领域必须吸取重要教训,比如乏燃料管理的整套制度——就地储存、加固的长期库存以及对乏燃料最终的地质处理,都可能因为福岛核事故而得到重新评估。

  福岛核事故后世界上产生了三种声音:一是以日本、欧洲特别是德国为代表,提出停止兴建核电站、减少现有核电站;二是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认为自己的技术是可靠的、选址是慎重的,因此不存在减少核电甚至停止核电的问题;三是以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代表,决定充分吸取福岛教训,制定并认真研究安全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系统。

  史蒂夫·基德说,当前,我们生活在两个分开的核世界,迅速发展的亚洲国家正在经历类似西方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核发展,而其余地区仍在“摸索”,中国的核规划对于全世界核行业的未来至关重要。

  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

  在核能屡遭质疑的今天,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青睐。据专家介绍,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部;同时我国青藏高原、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也是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果在2%的戈壁荒漠以及20%的房屋屋顶上实行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就可以接近2.9万亿千瓦。但专家也提醒,不能认为风电是简单的技术,它受力非常大,需要高级的碳复合材料。

  徐匡迪透露,中国工程院能源研究课题组向国家提出了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绿色能源的路线图:包括水力发电在内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在2010年达到10%——这个目标已略有超过;到2020年,希望达到20%左右——官方已宣布这个目标;2030年、2050年也分别有了预期指标。这些指标取决于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成熟度,比如太阳能,白天有,晚上没有,白天的能量怎么储存下来?晚上怎么转化?效率怎么提高?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