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烛言灯语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5-30 10:0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栏目主持:王艾录

  分野

  指划分的范围、界限。

  古星象家把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区域相对应。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国或州分配,例如二十八宿中的虚、危指配于齐国,斗、牛、女指配于吴国、越国,等等。

  上午

  中国古代历法把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辰,其中的午时(11—13时)的正中是12时,称之为“正午”。正午前叫午前,正午后叫午后。后来之所以把午前称为上午、把午后称为下午是因为从早到午太阳上升,从午到晚太阳下降。

  黄了

  指生意赔本,办事不成。

  旧时做生意,开张时门口要贴出写着吉祥语的大红纸喜报。如果经营不善,无法支撑下去,店铺关门倒闭,就用一张黄纸写上“收市大吉”四字,贴在门口。

  打尖

  指旅途中休息饮食。

  古代将一日三餐中的中午饭称为“中火”,这是因为用饭正值太阳中天之时。又称为“打火”,这是因为击石取火方可做饭。元马致远《黄粱梦》:“兀那打火的婆婆,央你做饭与我吃。行人贪道路,你快些儿。”施耐庵《水浒传》:“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庄客安排饭来。”《说岳全传》第八回:“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打火”的过程是:取来石英石,在火镰上猛烈划击碰撞,发出火星,引着了手旁边的火绒,即可取火做饭。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和京津方言中,把“打火”写作“打尖”。

  又:“打尖”为“打间”、“打止”之讹。清福格《听雨丛谈》卷十一:“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住宿之间,乃误‘间’而‘尖’也。谨按《翠华巡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为尖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词·释言五》:“打尖,昭人谓旅途小憩为打尖。按《广雅·释诂三》,‘止也。’俗以尖字为之。此言小憩止,因小休而饮食,故小食亦曰打尖矣。”

  又:“打尖”意指钉马掌。古骑马行役者,马跑了一段路程后马掌上的马蹄铁就会变薄变尖,所以到达一个地方就要钉马掌。其方法是:把旧马蹄铁(马掌铁、马鞋)卸下来,这叫做“去尖”。之后,将马蹄最下层的破旧角质皮削去以见新,将新马蹄铁垫在马脚下,用锤子把钉子钉进去,并把铁钉出头的尖端倒钩固定在踝骨上,这叫做“打尖”。客店见客来到便先问打尖否,客人答应后店家就牵马喂食和重打马掌,客人去吃东西。久之,无论有马没马店家都习惯向客人问打尖否,“打尖”便产生小憩补给的意思。(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