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188 期 “ 独家报道 和平解放60年的西藏人文之路 ” 文章之一
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是西藏和平解放历程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献。近日,本报记者在拉萨对西藏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勇进行了专访,了解了他在“西藏百年史”课题研究这一背景下对《十七条协议》的研读以及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十七条协议》前言充分体现毛泽东和中央的政治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报》:根据您的研读,您对《十七条协议》这一历史文献有什么新的学术观点?
孙勇: 1951年5月23日《十七条协议》的正式签订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标志,该协议是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一个文献,其主要内容正确回答了中国及西藏地方历史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重大原则问题。我认为,《十七条协议》是理解西藏百年史的一把钥匙,它对这些重大原则问题的回答,完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西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以及全中国各族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
在研究中,我认为协议的前言更重要,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睿智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充分体现了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政治智慧和理念。
我曾经向档案馆同志确认,在《十七条协议》草稿上有毛泽东同志亲笔修改的笔迹,而且是多次反复修改,从而确认了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了《十七条协议》的起草和定稿过程,并且亲笔修改,反复斟酌。可以说,《十七条协议》的前言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十七条协议》的前言中有许多闪光点。如前言中明确指出,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国历史,西藏各民族也在此列。前言这样写道,“西藏民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与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的光荣的责任。”协议中还写道,“为了顺利地清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西藏的影响,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和主权的统一,保卫国防,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获得解放,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与国内其他各民族享受同样的民族平等的权利,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这是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面临的复杂形势下,在即将迎来西藏解放的历史时刻,号召西藏各民族同胞像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一样,行动起来,履行“自己的光荣的责任”。
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大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报》:西藏和平解放过程有何特点?
孙勇: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我全民族目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我认为,中共中央从争取和平、谈判破裂到进行人民解放战争是有一个过程的,尽管最终采用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式,但中共中央一直没有放弃和平解决问题的思路。
1949年1月,北平的和平解放是震动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经过双方代表多次谈判形成的《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也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献。“北平方式”首创了中共以和平方式解决局部问题的范式。我认为,这是新生的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即在对立的战争前提下,中共中央尽可能地争取当地进步力量,辅之以军事的手段,遏制反面力量,并使其与新生政权一起以和平方式结束战争状态,为建立和平统一的国家奠定基础。北平之后,湖南、新疆、四川和云南等地相继和平解放。
从历史逻辑上看,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政治主张的延续,是作为新的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最大诚意实行和平解决中央与地方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认为,这个决策顺应了全国各地的民心民意,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完成国家统一进程中的大智慧,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在对上述历史背景梳理之后,您如何评价西藏和平解放这一历史事件?
孙勇:新中国成立前后,西藏地区形势十分严峻,国内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鉴于西藏所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毛泽东及时作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决定。1949年2月、8月,毛泽东即明确指出要解决西藏问题,同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要解放西藏。西藏地方势力错误判断形势,发起武装对抗的闹剧。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打响昌都战役并取得胜利。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十七条协议》。5月25日,毛泽东发出进军西藏的命令。同年底,人民解放军圆满完成和平进军西藏的任务,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我认为,西藏和平解放这一历史事件是在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建国”的政治主张,继北平等地方或区域和平解放之后的又一伟大实践,采取了符合各族人民长远利益的和平解决范式。
中共中央对从北平到西藏等不同地方的复杂情况,始终保持有清醒的认识,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最终都予以完满的解决,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体现出的雄才大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曾江 张春海)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