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188 期 “ 独家报道 和平解放60年的西藏人文之路 ” 文章之一
在北京回望西藏,每一天都历历在目。
这次考察采访是一次美好的经历,最难忘的是诚挚的民族感情、壮观的雪域天路以及60年来各族同胞为西藏和平解放与建设伟大事业奋斗的崇高精神。
雪域高原处处有全国各地援建者的厚爱,西藏第一次拥有了机场、铁路、博物馆、医院、学校、电站等各种现代化设施,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和全国各地一起,迈入现代化进程。
民族情
在西藏期间,记者深入走访了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区。在318国道沿线,在雅鲁藏布江河谷,一个个美丽的乡村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从拉萨市的蔡公堂乡到林芝地区八一镇永久村,从波密县桑登村到墨脱县德兴村,村民生活幸福安康,他们的笑容感染着来访的每一个人。
今天的西藏,民族团结、人心思稳,各民族同胞都希望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下建设新西藏,享受幸福美满的新生活。随便走入一个村落,遇到的每一位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同胞都热情地欢迎我们。一束束洁白的哈达,一杯杯香甜的酥油茶,使彼此的心贴得很近很近。
在拉萨市香噶村,正在欢度藏历新年的村民们热情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行列。当大家围成圆圈,举行最隆重的新年祈福仪式时,我们作为远来的乡亲,被请到最尊贵的圆圈中心位置,撒糌粑粉,饮青稞酒,汉藏同胞一同祈祷来年国泰民安。
路过日喀则深山里的一个无名小村庄时,正在修新房的藏族同胞们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我们立刻加入齐心协力修房的行列,挽起袖子,搬石头、和水泥,为这座新房添一片砖,加一片瓦。
在西藏各地,各民族的建设者们就是这样友爱团结,一起建设着雪域高原上的人间天堂。
雪域天路
在西藏采访期间,一条条伟大艰巨的“天路”令人惊叹。这是文明之路,路通到哪里,就把现代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过去西藏交通极其不便,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很快相继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多条公路,为新西藏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今,青藏铁路已全线建成,其延长线日喀则段正在紧张施工中,其林芝段和川藏铁路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建设完成后,西藏各地将迎来更快的发展。
我们此行还到了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墨脱。经过来自祖国各地建设者们的艰辛努力,终于在2010年底打通了堪称世界性难题的嘎隆拉隧道,预计墨脱公路将在2011年底或2012年初全线通车。
“西藏的路都是天路,而墨脱公路是天路中的天路。”和我们一起徒步走出墨脱的墨脱县副县长说。我们穿越嘎隆拉隧道,站在风雪漫天的隧道洞口,每个人都深深感受到祖国力量的强大。
这一条条“天路”将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现代化进程中与祖国大家庭一起前进。
老西藏精神
在西藏6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干部群众为西藏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宝贵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种崇高的精神也深深触动着我们。
父辈随军入藏解放各民族同胞,奠定建设基础,而儿女也长在西藏、留在西藏、建设西藏——一家两代甚至三代人投身西藏建设事业,这样的情况在西藏各地比比皆是。
西藏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勇的父亲祖籍河北,跟随十八军张国华将军部入藏,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贡献,20世纪70年代他追随父辈的足迹,入藏工作,至今忘我地投身于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在林芝地区,父亲杨生浩随军解放墨脱后留在墨脱工作近20年,儿子杨明强子承父业,已在乡村基层一线默默工作了10余年。
正是这一批批藏汉各民族干部同群众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同心同德,亲如一家,精诚合作,才换来了西藏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和举世瞩目的社会进步。
1951年,和平解放后的西藏回到各民族友爱合作的祖国大家庭中,自此全区各族同胞在中央的领导下开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事业。
60年来,在中央和全国各地支援下,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西藏自治区内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民族同胞正共同建设着一个安定和谐的壮美西藏。
没有这份深挚的民族情感,没有这种崇高的精神,我们不可能建成“天路”,更不可能进行和平解放、建设西藏这一伟大事业。(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独家报道小组)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