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5月10—15日,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以“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和俄罗斯文学”为主题,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俄罗斯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专家就俄语语言政策、语言历史、教学法、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跨文化交际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5月11日,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幕,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俄罗斯总理普京给大会发来贺信。世界俄语学会会长维尔比茨卡娅,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等出席开幕式。
本届大会由世界俄语学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据了解,世界俄语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1969年,首届世界俄语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俄语对其他语言影响有巨大抵抗力
有数据显示,现在全世界大约有2.3亿居民说俄语,其中1.64亿居民将其作为母语。现代俄语使用群体呈现多民族化,分散在世界各个国家。摩尔多瓦共和国斯拉夫大学校长姆列齐科认为:俄语在俄罗斯境外没有消亡的危险,大量事实表明,俄语对其他语言的影响有着巨大的抵抗力。
姆列齐科以摩尔多瓦的俄语使用情况为例,研究俄语在其他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征。她指出,尽管在俄罗斯境外,语言文化因素对俄语口语实践具有很大影响,但俄语还是保持着单一中心,俄罗斯标准和学术规范仍占据强势地位,其他民族地区的言语实践不会让语言系统变形。
语言交际构筑沟通桥梁
教授和学习外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事业。世界俄语学会副会长、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穆斯塔约齐·阿尔托表示,教授外语的过程实际是在构筑人们相互理解的桥梁。
穆斯塔约齐以交际过程中的不理解和误解现象为研究对象,阐释了交际失败的原因。他指出,在与外国人交往中,语言不通和世界图景的差异会造成交往困难,但这些困难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受众的反应,进而不断修正的方法得以克服。穆斯塔约齐的这一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价值,而且对于俄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还具有显而易见的实践意义。
学科交叉是未来语言学发展趋势
包括俄语在内的语言学研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维尔比茨卡娅在回应本报记者的这一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语言学研究呈现出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交叉的趋势。另外,有关如何在母语基础上研习、接受另外一种语言也成为近年来语言学关注的方向。在理论研究领域,很多学者通过对人脑的研究,分析左脑与右脑对语言研习所起到的作用。
世界俄语学会副秘书长、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尤尔科夫还补充说:“处于现代语言学中心位置的,应该是语言、文化、人和社会。在现在的情况之下,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带来的研究成果、成就和技术,帮助和改进现有研究。”(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