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学史著作首次译介海外
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由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日译本第一卷近日由日本关西大学出版部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型中国文学史著作首次被译介到国外。日译本由资深汉学家井上泰山率领的团队翻译出版。
三卷本《中国文学史新著》上起先秦,迄于1900年,共分为上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全书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本性与各个时期历史地变化了的人的本性的辩证关系学说,吸收西方形式美学的成果,将内容赖以呈现的文学形式作为考察重点,以期探究各个时期文学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在此方面的特色和成就。该书自2007年9月出版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另悉,该书的韩语版翻译工作由韩国著名汉学家李鸿镇主持,已于2010年10月启动,预计2011年底完稿。
以该书日译本出版为契机,5月3日,《中国文学史新著》日译本第一卷出版暨中国文学史外译学术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梳理百年中国乡村建设思想
本报讯 由南开大学教授王先明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日前在南开大学举行开题报告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的课题设计和前期研究予以肯定。学者们认为,研究梳理百年中国的乡村建设思想,是对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一次深度挖掘,可以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专家们认为,在总结前50年乡村建设思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当适当加重后50年乡村建设思想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有待开拓的内容很多。当代的乡村建设思想更多体现在各项政策、措施、方针和实践模式之中,如何从中提升和凝练出具有特色的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思想或理论,并将之系统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史讯)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