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体制自信与忧患意识:新加坡良治体系的生命之源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5-18 14:4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历史著作《白衣人》描述了李光耀的政治抱负:不是要让人民行动党成为千秋万代党,而是要让新加坡体制长期持续下去。那么,新加坡体制到底是什么呢?这可是个有着无穷争论的问题。

  首先是威权与民主之争。就像西方对冷战大背景下的社会主义阵营、苏东剧变后诞生的转型国家、后发展国家的描绘那样,新加坡的治理模式被总括为各种“威权体制”,差别在于威权的程度。不仅威权之名琳琅满目,新加坡的“民主”称谓也种类繁多,区别是距离西式民主的远近,最差的如“非自由民主体制”。但是,既然新加坡有政党竞争和选举民主,总不能说它不民主,因此新加坡国内的反对派如长期在野的工人党称之为“不成熟的民主体制”,还有人称之为“为民政体”。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欧树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