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人种成分相对稳定奠定多元一体化格局的人类学基础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5-16 11:0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186 特别策划 进入黄金时代的中国考古学 文章之一
  现有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资料表明,在我国古今各民族中,除分布在西北地区的个别少数民族中混杂着部分欧罗巴人种的成分之外,作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繁衍生息的重要遗传学基础上的人种底子基本上是单一的蒙古人种。这种反映在体貌特征上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对人们的种族认同心理,特别是对古代人的种族认同心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国居民人种成分上的相对稳定性应该视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形成的人类学基础。

  通过对目前已知的先秦时期古人种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人们发现当时的古代居民在体质特征的某些细节上与现代各地区居民之间尚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地下出土的古人骨研究资料中,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材料比较丰富。这些人类学资料,多半集中在田野考古工作开展时间较长、遗址分布较密集的黄河流域、内蒙古长城地带、燕山南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和部分南方沿海地区。根据初步研究,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上述区域内的我国先秦时期居民区分为六个基本古代种族类型,即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蒙古高原类型、古东北类型、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南类型。

  从现有的古人骨资料来看,黄河中下游地区先秦时期原始土著居民的种族类型应是“古中原类型”。属于该类型的人群主要包括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的居民,殷商民族中的平民和西村组、瓦窑沟组所代表的周人。该类型居民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偏长的中颅型以及高而偏狭的颅型,中等偏狭的面宽和中等的上面部扁平度,较低的眶型和明显的低面、阔鼻倾向。这一古代类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曾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此外,在其中心分布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可以发现他们的踪迹。

  “古华北类型”的主要体质特征是高颅窄面,较大的面部扁平度,同时还常常伴有中等偏长而狭窄的颅型。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接近,但在面部扁平程度上又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或许是现代东亚人种的重要源头。这种类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的内蒙古长城地带广有分布,应该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原始土著,其中心分布区可能是在内蒙古中南部到晋北、冀北一带的长城沿线。此外,就目前的资料而言,该类型的居民也辐射到西辽河流域。

  除“古华北类型”外,在先秦时期的内蒙古长城地带及其周围的辽阔草原地区,还存在着一种面部高、宽且极为扁平,颅型方面以短颅、阔颅和偏低的正颅型为典型特征的人群。由于他们主要分布在现今的蒙古国及我国内蒙古地区,在广义的地理单元上属于蒙古高原地区,故可将其命名为“古蒙古高原类型”。此外,该类型居民的特征还保留在年代较晚一些的蒙古高原地区匈奴人以及后来的鲜卑人、契丹人和蒙古人中,成为这些民族的主导性群体遗传因素。

  “古东北类型”的主要体质特点是颅型较高,面型较宽阔且颇为扁平,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较为接近,所不同的主要是颧宽绝对值较大和较为扁平的面型,或许反映出现代东亚蒙古人种的某个祖先类型的基本形态。该类型居民在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的分布相当广泛,应该是东北地区远古时期的土著类型,至少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古代土著类型之一。

  根据现有的古人种学资料,我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属于蒙古人种范畴的居民中大多数群体的种系特征比较一致,应当属于同一个种族类型,可命名为“古西北类型”。他们的基本体质特征为:颅型偏长,高颅型和偏狭的颅型,中等偏狭的面宽,高而狭的面型,中等的面部扁平度,中眶型、狭鼻型和正颌型。这种体质特征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中的华北类型显得颇为相似。该类型的先秦时期居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上游的甘青地区,向北可扩展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向东在稍晚时期可渗透进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及其邻近地区。

  从现有的古人骨材料来看,“古华南类型”居民可以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闽侯昙石山、广东佛山河宕、广东南海鱿鱼岗、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颅骨组为代表。该类型居民的主要种系特征为:长颅型、低面、阔鼻、低眶、突颌、身材比较矮小。他们在体质特征上与现代华南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包括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有所不同。在现代对比组中,他们一般和东南亚一带的居民,如印度尼西亚人,以及大洋洲的现代土著,如美拉尼西亚人等比较接近。此外,该类型的前身,可一直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那里。目前已知的材料显示,这种类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可能是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为主要分布区的。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朱泓 作者系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