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帕克,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研究。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32年帕克担任燕京大学访问学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是帕克的学生。在中国,帕克经常去北京天桥观察下层社会,他希望能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学习社会学。重读帕克城市社会学思想对认识当今城市化进程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城市从来就是各种族、各文化互相混合作用的熔炉。城市就是这种生动的、潜移默化的相互作用的中心。新的种族、新的社会形态又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
大城市之所以有吸引人口的能力,部分原因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大城市生活的环境中找到其最舒适的角落和施展自己抱负的天地,每个人都会在城市环境中找到一个最适合的道德气候(moral climate),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满足,许多乡下的青年男女放弃他们安逸的乡间生活跑到城里来正是出于这种动机。而这种动机的基础,并非完全是追求利益,甚至也不是要追求情感,倒是在追求一种更本质、更原始的东西。
城市人口分割的过程形成了城市各区域的道德差距,使城市分裂成许多小世界,这些小世界互相毗连,却不互相渗透。这样,个人便可以十分顺利而迅速地从一种道德环境转入另一种道德环境,同时这也助长了一些人在同一时间里过几种不同的道德生活的意愿,否则这些区域之间彼此是很难沟通的。所有这些特点,都使得城市生活带有一种浅表、冒险的性质,它使得社会关系复杂化,并产生新的、彼此相差甚大的人格类型。而同时,它又提供各种机会,使城市生活愈发具有刺激性,让年轻人及涉世未深者感到它特别有诱惑力。
(摘自《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美]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欣)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