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伊什·普斯通(Moishe Postone)是芝加哥大学历史学教授,其研究领域涵盖当代欧洲知识分子历史、社会理论(特别专注于现代批判理论)、20世纪的反犹主义以及全球变迁等诸多议题。在德语世界,穆伊什·普斯通因其关于反犹主义的研究而享有盛誉,然而真正令他在世界范围内声名大噪的则是那本《时间、劳动力与社会控制: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重新阐释》,因此他也通常被视为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位代表人物。
毁誉参半的理论建构
20世纪60年代,学生时代的穆伊什·普斯通目睹托洛茨基主义者与斯大林主义者无谓的相互论战,深感左派已然远离人们最深重的关切:派系的争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陈列古董的博物馆,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成为令人困惑的迷雾,而马丁·尼古拉斯(Martin Nicolaus)的《不为人知的马克思》(The Unknown Marx)则成为普斯通拨云见日的灌顶醍醐,他开始潜心探索1844年的那份著名手稿中青年马克思未及详述的种种。另一个转捩点则是发生于1969年芝加哥大学的一场静坐示威,其进程中形成了针锋相对的若干“派系”,伴随着分裂和至少在普斯通看来毫无意义的争吵,这一事件进一步使其对美国左派的作为深感失望,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普斯通“遭遇”了另一位“启蒙者”——乔治·卢卡奇。这种种反思沉淀为其20世纪70年代关于马克思主义最早期的若干论文,也终于在90年代初完善为其著作《时间、劳动力与社会控制: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重新阐释》。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关福艳 单位:鞍山市委党校)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