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界在进行水利社会史研究时,已具有超越“水利共同体论”的学术意识,无论是水利社会与水利共同体的差别,还是“在充满着联系的区域社会时空中探讨水利”,都表明,中国的水利社会史研究者已经在自觉朝着整体史的方向迈进。
“水利共同体”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可谓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备受瞩目的一个话题。
中国现当代学者对于共同体理论及相关问题的接触和了解,主要依靠三种途径。一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利用共同体理论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的系统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原著;三是近年翻译出版的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著作,如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齐格蒙特·鲍曼的《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等。其中,日本学术界对共同体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似乎最为直接和深远。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俊峰 单位: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