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天府,万物生长。
3年的时光一晃而过,经历大灾难的那片土地、那里的乡亲现在怎么样了?带着惦念和牵挂,《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再次走进汶川。
走进灾区,映入眼帘的是新砌的羌寨,崭新的学校,新铺的平坦大道,这与2009年本报记者采访时相比,用“脱胎换骨”来形容毫不为过。
威州镇:感恩前行的县城
“感恩”成为震后汶川的“热词”之一。该县举办了多次与感恩有关的活动,比如歌咏比赛、作文竞赛等。记者在汶川县城南部的公路旁还看到了一家“感恩饭店”。在多处公路旁的标语上,都书写着感谢对口援建的广东省和全国人民的话语。汶川县委的干部向记者介绍说,通过感恩教育等行动,使汶川上下都将感恩铭记心中,将其化作建设家园的动力。
震后重建中,汶川县城威州镇得到了广州市的对口援建。一批新建筑拔地而起,比如县第一小学、县医院、福利院中心、污水处理中心等。县委对面,还修建了一座广场。广场上竖立着羌族民族舞蹈的雕塑。有灾难发生时,这座广场还能供居民逃生避难。城市南部的阳光家园成了安置受灾群众的重要居所。
目前,汶川县工作的重心是4月19日将于水磨镇召开的第三届四川省国际旅游文化节。这个节日将向全国和世界展示汶川震后恢复重建的成绩,展示今日汶川乃至四川的新面貌。
汶川博物馆:文化新地标
刚刚竣工的汶川博物馆位于汶川县的姜维山脚,城市中轴线东侧,与县文化馆、图书馆一同兴建。该馆建筑面积8633平方米。馆内设有收藏库房、展览陈列室、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分区,是集禹羌文化收藏保护、展示宣传、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和与其相邻的汶川县图书馆、羌族图书馆都是巨大的红盒子,而旁边的碉楼等建筑则用暗灰色的片岩。羌人尚红,据说红色是他们心目中太阳和火的象征;而碉楼则是羌寨的标志性建筑,外墙多用青灰色的岩石。这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吸收了这些羌族的文化元素,营造了一种浓郁的羌族风情。这座博物馆因其外观设计和收藏的展品,成为了汶川县的文化地标。
一进入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南门,抬头看巨大的“5·12”字样镌刻在迎面的墙壁上,高达两层楼,其中的分隔号为一个地球的造型,三个数字都裂纹蔓延、伤痕累累。这个图案,记载着那个灾难突如其来的日子,令参观者过目不忘。在二层和四层的展厅,用实物和图像、视频等多种手段,展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汶川县带来的巨大灾难,也着重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抗震救灾过程中可歌可泣的事迹,对于当前汶川在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新面貌,参观者都能深切感受到。参观者还能通过文件、照片等了解广东省在汶川县的恢复重建中所起的作用。该馆向参观者表明:经过百年不遇的特大灾难,汶川已经从灾难中重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且仍然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
记者还看到,几位工人正在搬运汶川县城沙盘模型。他们将一块块的模型搬进一楼大厅组合起来,逐渐形成一幅山水秀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完整画面。
图书馆:灾难中重生
汶川博物馆旁边的“红盒子”之一,就是汶川县图书馆和汶川羌族图书馆。
在广州市对口援建下,汶川县图书馆在废墟中重生。新馆建筑面积有2163平方米。按照设计,二楼为分区阅览的场所,设有小型会议室、地方文献室、少儿活动室等;一楼有音乐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和书库等。其中,国家为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投资大约68万元,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一部分。目前,图书馆订有各类报刊杂志200多种,对外开放报刊杂志的外借。文化部和财政部援助了该馆1万多册图书。记者看到,这批书的一部分还打在包裹中放在馆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
阿坝州的13个县的县志,该馆都有完整的保存,地震中又被工作人员抢救出来。研究藏族和羌族的资料,虽然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图书馆还是尽量收藏、力求完备。2005年,羌族图书馆成立,该馆有兼任的馆员,主要为研究羌族地区、羌族文化等的学者服务。
第一小学:快乐中成长
震后少年儿童的生活一直是各界关心的话题。记者因此特意来到汶川县第一小学。该校背靠大山,校内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都很新,略带一些“欧陆风格”。
校方热情地打开教学综合楼走廊的灯,请记者观看墙上的学校简图和“大爱无疆,希望传承”的牌子,上面记录着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那个悲情时刻,更记录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广东和广州对汶川一小的援助。
在校园中靠进操场的位置,有孔子的塑像,底座上书写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激励学习的名言。记者是被孩子的喧闹声引到操场的。操场是高标准的,有200米的标准塑胶跑道,在主席台还布置着“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背板。小学生们正在自由活动。他们分成群自由玩耍,不时发出一阵阵叽叽喳喳的声音。记者在他们的脸上,找不到任何阴影,看到的是童年的欢乐。
锅庄广场:幸福起舞
具有民俗特色的锅庄广场位于汶川县城内的威州桥头。广场核心部分略呈圆形,东面竖立着电视大屏幕。每天晚上总有几百人在这里翩翩起舞,成为县城人气最足的地方。据汶川县委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地震之后,广州援建了这个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的广场。不久,羌族同胞自发到广场跳羌族的舞蹈——锅庄。因为效果很好,一些其他民族的群众也加入其中,跟羌族同胞一起跳。县委、县政府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作出决定在广场旁安装了各种设备,播放音乐为舞者伴奏。
19时许,天擦黑的时候,广场里面已经有人跳了起来,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屏幕中播放着欢快的音乐,男男女女一同加入舞蹈。曲子一支支过去,舞步也随着换了多种。幸福在这些经历过灾难的人的脸上洋溢。
离开了广场,幸福气氛的感染还在。在岷江边、群山间,汶川带着朝气和希望走向明天。(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春海 朱高磊)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