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专家把脉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4-11 14:3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广东讯(记者武勇)3月24日,全国政协和广东省政协联合调研组关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专题座谈会在广东省社科联举行。与会专家就相关社会组织面临的资金不足、作用被低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之道。

  资金不足困扰社科类社会组织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社会组织发育早、发展快、数量多。但这一过程中仍遭遇了一些难题,资金问题就具有普遍性。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建立之初影响广泛,不仅吸引了许嘉璐、陈胜粦等专家参与研讨,也曾受到雷洁琼、赵朴初等文化界人士的关注。据该研究会副秘书长肖承罡教授介绍,目前研究会的突出难题是经费不足,研究人员老化。由于民族凝聚力研究属于新兴课题,较难在课题规划上有所斩获。该会的发展难题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社科类民间组织目前的生存现状。

  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常被低估

  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利文指出,从政府的层面来看,一些人总认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组织是“实”的,应予以支持,而社科类社会组织是“软”的,对于是否给予支持,往往抱着一种怀疑观望的态度。

  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范汉英指出,由于历史原因,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长期低于从事自然科学的工作者,而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也往往被低估。如今,这种现状虽然有了较大纠正,却难以在社会层面形成共识。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胜平也指出,目前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看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也比较有限。

  社科类社会组织要解放思想

  有专家指出,一些学术团体人员老化、专业性不强、对体制内学术单位过分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独立发展。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是目前广东省发展较好的社科类社会组织之一,该研究会副会长余树华认为,政府一方面应建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同时鼓励民间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王利文认为,社科类团体也应该解放思想,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通过思想认识的提升,为学术团体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