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和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技术创新引起了各国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被视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事关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安全。中国对技术创新愈加重视,从1996年制定第一个技术创新管理文件《技术创新纲要》至今,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措施,将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重要的基本国策。
中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研究,近年来,技术创新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步形成了中国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推动了政府部门对技术创新问题的决策思考。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张妍的《技术机会的哲学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从哲学视角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机会问题,论述了技术机会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在哲学界日益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的今天,进一步夯实了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基础。
关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该著作涉猎了技术创新本质研究、过程研究、能力研究和条件研究等方面。技术机会研究属于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内容,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技术机会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实践过程中能否及时识别和把握技术机会,关系到能否成功实现技术创新。虽然,国外对技术机会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与中国社会的技术创新还有一定的差别。中国对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机会的研究落后于技术创新的现状,尤其是从哲学视角探讨技术机会的本质,更是欠缺。该著作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对技术机会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哲学史上对机会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从哲学视角对技术机会的本质加以规定,尤其是对技术机会本质的理解,其创新性及其独特视角,推进了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进展,将进一步引发学术界对技术机会的思考与关注。
该著作创新点众多,诸如从技术机会的观点审视技术创新过程,提出了技术创新过程是对技术机会的认识和实现的统一,是在一定的技术范式下利用技术机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通过技术机会展现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过程。这种阐述是开拓性的,不同于以往从主体视角、文化视角、过程视角对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再如,对网络时代如何把握技术机会的探讨,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新观点,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技术创新过程,也有助于把握技术机会,实现技术创新。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思宁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